学人风采

新闻教育的坚守者——访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

作者:李蕾、高海珍 765 发布时间:2014-10-09

     如果把大学4年也算进来,时至今日,高晓虹与中国传媒大学结缘已经整整36年。值得回味的是,这36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每个角落的时代,是中国电视新闻业大跨步发展的时代,神州大地处处充满着机遇和诱惑。高晓虹幸运地赶上了这样的时代,而她选择了坚守,坚守在校园,30多年如一日,她和她的团队深耕细作,创造了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的一整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本科教育是一个学校的名片

    记者:多年来,您因“教”闻名,在您心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高晓虹:很简单,好老师就是要热爱学生,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亲的关爱。父母的爱可能会有些溺爱的因素,或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老师的爱则更多体现在要教给学生做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综合能力培养,是更理性的爱。有时,学生和老师之间就像朋友一样,当学生面临选择或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他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老师。

    记者:目前一些学校的知名老师不给本科生上课,对这一现象您怎么看?

    高晓虹:一个学校的本科教育就是一个学校的名片,学校教育水平如何,关键要看本科教育的水平如何。在大学,大家都习惯称本科生为自己的“亲学生”,一是因为本科生入校年龄小,学业基础平均。二是因为本科教育是学生对于大学校园的“初次体验”,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自我认同的重要标签,学生在这里成长、成人,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每年校庆,返校的本科生对母校的记忆都尤为深刻,师生情谊也特别深厚。在日常培养中,本科都要配班主任、辅导员,除了专业课程,还要定时开班会,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本科教育倾注了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很多心血。对于老师而言,在本科四年之中,倾注的心血越多,也就会越爱自己的学生。

    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塑造特别惊人。在我们这里,我们会为每届入校的新生拍“第一帧”(影视拍摄的术语),也就是给新生们拍第一张“照片”,之后,每年拍一次(照片)。有些同学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摆同样的动作,等毕业的时候就会发现,四年时间,每个人都出落得像个小知识分子。大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必须扎实。因此,我们要求,优秀的老师一定要给本科生上课,让本科生充分吸收知识精华,通过本科课堂,将优秀的传统、正确的观念代代传承,在专业教育中强化国家意识、传承民族情怀、树立理想信念、塑造人生价值,注重培养本科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健全人格。

    记者:在新闻教育方面,国内和国外的差距大不大?

    高晓虹:不太大,我们也走访过其他国家的新闻院校。一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非常好,从小学到中学,基础非常扎实。二是我们国家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骨子里,中国是特别注重学习的国家。三是我们的开放程度高。我们对国外的了解,远远多于一些国家对于我们的了解。国外一些新闻院校的老师曾来过我们这里,当他们看到我们的实验室后,有时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希望把学生带到中国进行实操训练。所以,从这一点看,让外国人“来到中国”很重要。只要他们来,他们就会惊讶于在世界的东方,有这样一个与时俱进、发展相当惊人的国度。

    “五条线”的教育体系不动摇

    记者:您现在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从近年的资料看,大家对您提出的一整套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很是认可,请简单介绍一下。

    高晓虹:我们有一个特别好的教学体系。教育部每4年会对教学成果奖进行评选。2009年,我们的“21世纪传媒人才综合素质‘五条线’教学体系”获得了教育部教学成果奖的二等奖。简单讲,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有这样“五条线”是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

    第一条是写作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新闻人的要求。我们的“写作线”就是要建设一个培养学生“持续写、快速写、熟练写”的平台,在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中,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锤炼扎实文风,提高写作能力。通过消息写作、电视写作、时评写作、公文写作等形式,训练学生定时成稿的能力,以及在现场挖掘、思考、分析并形成观点的能力,练就“好笔头”的基本功。

    第二条是英语线,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外语教育。其中一个考虑就是大学阶段学外语是事半功倍,等到年龄大了再学外语就会事倍功半。我们很早就开始强化“英语线”,起初是在公共英语课之外,增设英语听说训练课。这两年,我们从本科生中选拔优质生源,开设大学英语实验班,打造一周5天的英语学习环境。英语实验班的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就可以报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目前,两届共160名同学全部一次性通过四级考试,第二学期,他们就可以报考六级了,到毕业时,有些同学还可以参加更高级别的英语考试,这对他们的就业很有帮助。

    第三条是观摩线。艺术是一种感觉,只有不断去感知这个世界,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我们的基础是视频教育,这是贯穿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同时,在观摩课上,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观摩作品的反应,总结更多的教学经验。比如,哪些作品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够使学生欣然接受的?哪些作品是学生不易理解而需要教师着重引导的?在互动教学中,教师也在逐渐了解这一代人的审美观。

    第四条是创作线。就是训练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一般低年级学生会侧重于“拍照片”的训练,高年级学生则要开始进行视频影像的创作。

    第五条线是理论线。我们希望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大学生不能仅仅是手艺人,师和匠是不一样的,在大学期间,大学教育是有条件把二者统一起来的。

    我们这“五条线”的教育思路是从2000年开始正式执行的,十几年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走上工作岗位,不管是学生还是用人单位,反馈都挺好。

    记者:您是怎么总结出这“五条线”的教育体系的?

    高晓虹: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另外,因为我是这个专业毕业的,我经常会琢磨什么样的教育会更好,也会留意其他院校的教学方法。

    其实,教育是没办法走捷径的,必须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包括现在,我们还在继续完善“五条线”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具有规律性的指导方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视频创作,眼高手才能高

    记者:您对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有什么样的评价?

    高晓虹: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前些年,我们的电视节目引进的比较多,但2014年以后,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一是因为这些年我们大量引进,基本把国外积累了几十年的好的节目样态都引进的差不多了,经过消化、吸收,我们自主开发的能力大大增强。比如,大家熟知的原创电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将中国元素与竞技元素相结合,用全民参与的方式,呈现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普及中文知识,传承中华文化,收视效果也很好。

    我们经常说,不能“眼高手低”,其实在视频创作上,眼“高”手才能“高”,当我们了解了全世界的好节目后,眼界自然就提高了,审美的高度也不一样了。还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视频的技术装备上我们不输别人,这也是我们电视制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

    记者:很多人说中国电视原创节目太少,您怎么看?

    高晓虹:其实这是偏见。我问过一个统计数据,即使前些年我们引进了很多节目,但我们的自创节目还是占到了95%。之所以大家会觉得原创节目少,是因为引进的那5%的节目往往影响力比较大。

    我每年都参加央视的节目评比。过去,我们国家的国际报道和国内报道从数量到质量都与国际大台有一定的差距。现在明显感觉我国国际报道的数量增多了,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也反映出我们步入了国际大舞台后,逐步在提升我们的话语权。这是一种进步。

    记者:新媒体发展快速,电视媒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您怎么看?

    高晓虹:新媒体对电视肯定有冲击,但电视媒体短时期内不可能消亡。

    新媒体倒逼电视媒体的发展,从学校来说,我们也在转型。从目前来看,新闻传播领域新的样态应该是视听的,新媒体本质上就是视听结合的技术。时代在发展,新技术总会不断产生,但视听内容的创作是永恒的。我们对自身的专业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会适应新媒体的特点,拥抱新媒体。

    具体来说,未来,“融媒体”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当然,新闻专题类题材的报道是适合融媒体的,但对于时效性特别强的新闻报道,如何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有一个更好的呈现方式,我们还在探索中。

    创新工作是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记者:电视的普及性,让很多从事电视一线工作的人员成为全国知名的主持人、记者、编导等等,但您却一直默默坚守教学岗位,是什么原因让您坚守?

    高晓虹:我们大学毕业的那个年代,电视台特别需要人,但是学校有优先留人的权利,所以一待就32年。刚留校时,我也特别喜欢在电视台里做节目,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经历对后来的教学特别有帮助,尤其是会让教学中所举的案例特别鲜活,因为新闻传播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之所以一直能留在学校,是因为我的确是很喜欢这个专业,也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我一直认为我们在专业教学领域的水准是很高的,团队也特别好,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诸葛亮”,但一帮人在一起特别团结,可以完成很多事,包括对人才的培养、承担国家前沿的科研课题等等,这些会让老师们很有使命感和成就感。

    记者:对于您来说,这个学科的魅力是什么?

    高晓虹:一是不重复,每天的工作都不一样,这是新闻的魅力;二是报道最新的事物,走在社会最前沿;三是有挑战性,每一个作品都希望是超越自己并超越别人的,总是在不断超越中工作。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学部的管理的?

    高晓虹:对于我们学部,管理的本质之一就是减少学部老师的重复工作,让老师把精力用在刀刃上,用在教学和科研上。学校工作年复一年,有章可循,富有规律,所以,我喜欢琢磨和研究,如何从点滴小事入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量。举个例子,考虑到填表、交照片是经常要做的重复工作,我们就拿相机给所有老师拍了标准照、生活照,将照片和老师们提交的个人信息保存在办公室电脑中,一旦需要,办公人员可以及时提供,免去了老师们重复提交的麻烦。

    我认为,在工作中创新是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我的理念就是,一项工作交给你,你就应该把这项工作做到极致,做到超乎想象的好。比如,开会时学生倒茶水的动作,我们都特意训练过。我经常说,即使是扫地也要想办法扫得又好又快。在学部管理方面,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管理层的努力,建立标准、形成规范、完善制度,用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服务于这个大家庭中的老师和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