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今日推荐

孙杰: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念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2016-09-26   作者: 浏览量:1229

今天是9月25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鲁迅先生的生日,今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很高兴在金秋的北京,“为了一个不能忘却的记念”,我们以召开学术研讨会的方式,聚集一堂,纪念鲁迅先生,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因为鲁迅,我们有缘在此时此地相聚!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的优秀作品,丰富了中国和世界的文学宝库,还以其卓越的文学活动、架起了沟通人类精神交流的桥梁。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鲁迅先生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独特的,他在国人、世界华人心中,在东亚乃至世界文化领域,具有崇高而不可取代的地位。

坦率地说,我不是研究鲁迅的专家,甚至没有通读过《鲁迅全集》,但对鲁迅先生情有独钟。先生的小说、杂文、散文等还是读过一些,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今天借此机会,不揣浅陋,不妨谈谈我心中的鲁迅及对鲁迅的认识,班门弄斧,供诸位专家学者批判。

鲁迅先生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之一、文学大师、文化巨匠,这点不必我说。对我影响最大,也是我觉得最应该学习、研究的:一是先生做人的风骨和气节——绝不趋炎附势、奴颜婢膝,绝不曲意逢迎、阿谀奉承,铁骨铮铮,光明磊落,是真正有血性、有义气的硬汉子。二是鲁迅精神,包括他直面现实、爱憎分明、敢于揭露、勇于批评的批判精神;敢怒敢言,不畏强权,义无反顾、永不妥协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不人云亦云、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求真精神;在文艺创作及思想文化建设、社会改造等方面,敢破敢立、勇于变革和创新的创造精神。三是鲁迅的大爱。“我以我血荐轩辕。”他对国家、民族命运有着深切的观照,对现实社会及国民性有着精准、深刻的洞察、剖析与刻画。虽其笔锋冷峻犀利,言语貌似冷酷无情,其中却饱含着他对祖国、民族和普通民众深沉的关爱,他渴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国民素质提升,人民幸福安康。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会令很多今人包括党员领导干部感佩。鲁迅先生指出的社会病根、民族及国民劣根性问题,在当下的中国不是还依稀存在、尚未根除吗!先生“立人为本”、改造国民性和社会的思想宗旨,不是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吗!

鉴于此,我高度认同,鲁迅不愧为“民族脊梁”“民族之魂”;他绝不是单“挑刺儿”“揭伤疤”的“愤青”,而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热血青年;他绝不是“挖祖坟”、反传统的斗士,而是嫉恶如仇、敢于和黑暗作战的勇士、猛士;他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或许其言论观点、处事风格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理解,所谓过誉犹有不及;但是他是真诚的、正直的,有良知、真性情的,卓尔不群的。他是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真知识分子,终身追求真理、坚守正义。不论你喜欢他还是不喜欢他,鲁迅就是鲁迅,他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是一个伟人,一座高峰,一面旗帜,谁也不能小觑他、否认他。他永远让人敬仰、令人敬畏。毛泽东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如果我们不深入学习和研究鲁迅,淡忘或忽视了鲁迅,就会有丢掉“民族魂”、失魂落魄之虞。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撒在大众的心里。”这也正是我们举办这次论坛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据了解,积数十年之功,鲁迅研究逐步全面深入,收获了丰盛的成果。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鲁迅研究界的青年学者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英才辈出、成果斐然。这对理解鲁迅及其创作,进而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弘扬鲁迅精神,推动中国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鲁迅生前对青年人是非常关照并寄予厚望的。今天,新一代的青年学者坐在一起,以青春的视角、世界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来研究鲁迅,必定会碰撞出新思想的灿烂火花,给世界鲁迅研究注入新鲜血液与青春活力。诸君不仅是鲁迅研究者,也是鲁迅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鲁迅先生在天有知,定甚感欣慰!

相信通过这次盛会,必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和海内外朋友的友谊,更为中国和世界的鲁迅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增添新的、浓重的一笔!

“当我沉默的时候,觉得很充实;一旦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很荣幸,我和鲁迅先生有此同感。我才疏学浅,所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作者系我校文法学部党委书记,本文系作者在鲁迅文化论坛之“青年论坛”上的致词,有删节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