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

“77摄”口述实录:第29章 重逢·生命有多深(4)

作者: 968 发布时间:2017-10-24

王政:已走出校门的30年,同学们都是老骥伏枥,踏踏实实、无私地奉献,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同学们都是无怨无悔,以事业为第一位,以人的生命为第一要务,做了大量的新闻报道。

手艺人鄙视围观者。

他们或从政,或为政,或搞专业,或经商,都在做事,都想往前走,但是,绝对不是围观。

任金州:我们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体制内的全部都是通过专业道路发展上来的。纯政治上的干部一个也没有,全都是业务干部。没有一个通过非专业手段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人。

30年时光荏苒,翻看历史,浮浮沉沉的官场中,有多少欲壑难填之人从高位坠落,然而,77摄影班却可以在30年的风风雨雨中、在现实的洪流下平稳地干着自己的手艺活。

任金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77摄影班31个同学中,7个局级干部、14个处级干部,大大小小20多个当官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被双规,没有一个贪官,没有一个因犯错误而被撤职。所有的人都健健康康地活着,潇潇洒洒地玩着,认认真真地干着。

官,不只分为清官和贪官,还分为聪明的官和傻帽的官。77摄影班当官的居多,可是他们是聪明的官:他们守本分,干手艺,身在官场却无欲无求。

无论是在官场,还是脱离体制,多年来,他们都试图寻找可以让31人都能独善其身的精神源头。而最终,他们来到了母校,来到了那片核桃林,他们就好像冥冥之中被“77摄影班”这道符咒所吸引,这道符咒悄悄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智慧生活”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不同的环境里,无论风和日丽还是电闪雷鸣,都可以破土昂首,开放出它独有的花朵。

余建成:在皇城根下,在橘子洲头,在泰山之巅,在珠江两岸,在西子湖畔,在壮锦之乡,还有恐龙蛋的老家,丝绸之路的路边,井冈山红色根据地,以及大洋的彼岸,等等等等。那一朵朵、一瓣瓣,色彩各异却精彩纷呈,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20.班徽永存——从信物到精神

曾经的他们,共同经历着的那些点滴,岁月悠长,历久弥香。

那四年,是他们最美丽的时光,他们在懵懂中迎来成熟,细节不同,但方向一致。他们曾经在一起,哭过、笑过、唱过、跳过,他们说,多少年后,他们依然要在一起。

于是,这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由此产生。

30年年轮流转,但班徽仍风采依旧,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一个不争的事实:77摄影班,情谊永存,精神常驻。

精纯

1982年,他们毕业了。离别之时,他们用按捺不住的心写下青春感言的同时,也带走了“77摄影班”唯一的信物。这枚铜制班徽让31名同学感到了77摄影班的温暖和不同寻常的凝聚力。

2008年,他们决定要对这一信物进行版本升级,就像当年的刘惠东同学一样,这次升级的任务交到了仇绍强同学的手中。作为任务执行者,他选择将其升级至最高版本。于是,那年聚会,呈现在他们手中的就是这一版本——金质班徽。

化学元素中,铜的密度是8.92克/立方厘米,金的密度是19.26克/立方厘米。密度越大,分子间的缝隙就会越小,分子也就会更加紧紧地聚在一起。若想打造出至精至纯的情谊,就需要有度过一段共同的难忘岁月,历经时代的沉淀,去除名利的杂质,过滤物欲的浊流,之后,方可成为稀世珍品。

就如同这31枚升级后的金质班徽,其中还溶入了77摄影班的精神气质和31位同学对于彼此的思念。

黄著诚:现在交通发达,回乡出行都方便了许多,乡愁已不像当年求学时那般难以消解了;然而这些年来,思念母校的情愫和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却愈加的浓烈。

余义宁:站在毕业30年的节点上,回望这段路程,回望三十几年前初进广院大门的那个青年,我由衷地感到,一切未变。我这一路,有母校相伴,有“77摄影班”的记忆相伴,我们其实一直在一起,从未分开。

田广:我始终认同自己是广院77摄的人,也时常想起大学期间那段极富特色的幸福时光。假如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选择我当初的选择。77摄是我永远的班集体。

叶青醇:班里这些同学在四年的“五同生活”中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在后来志同道不同的工作中我得到了他们无私的帮助。

著名哲学家克罗齐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尘封的往事随着时间慢慢在现代人的心中逝去,今天再回过头去看,能够留下的,便是历史的精华。这31枚班徽,有如行驶于时空之间的一艘船,承载着77摄影班31名同学的全部。

从未减退的情谊配以“只此一枚”的班徽,任班长甚是得意。

任金州:毕业之后做的班徽,把我们四年的精神和所有的思念都凝聚在一起。之后30年的漫长过程中,再次出现,把我们一直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