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李大康

姓名

李大康

出生年月

1948.5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族

性 别

最后学历(学位)

大专

授予单位

北京广播学院

授予时间

1990年

参加工作时间

1969年1月

高校教龄

20年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李大康教授相关资料


一、个人简历

  李大康,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一级录音师、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 
  1948年出生于河北正定,祖籍福建晋江。生长在音乐家庭,父亲李焕之是当代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母亲李群也是著名的作曲家。自幼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少年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钢琴,以后考入汇文中学。1969年到陕北农村插队,后应征入伍到新疆库车当兵。1976年从部队复员,到中国唱片社(现中国唱片总公司)开始从事录音工作。工作以后又曾在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专业进修。80年代初参加原中央广播事业局组织的代表团,赴日本考察立体声录音,是国内最早从事立体声及多声道分期录音的录音师之一。曾任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技术部主任。 
  三十多年来,李大康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全面扎实的录音技术以及丰富的录音实践经验,赢得了与国内外众多优秀艺术团体及艺术名家们合作的机会,录制了大量有价值的作品,并形成了自然、纯朴、细腻的音响风格。目前已录制了一千多个片号的节目,包括唱片、音带、音乐视盘、广播节目、电影、电视剧、舞剧以及大型文艺演出等。其中数十个作品获得国内和国际不同奖项。曾主持录制数届文化部春节晚会及新年、新春音乐会等上百场文艺演出,以及《欢庆香港回归》等数十次党和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的大型文艺演出。 
  2003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后,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融于教学当中,很快就赢得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短短几年,就有多名本科和研究生的作品及论文分别获得国内和国际各种评比的不同奖项,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便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在科研工作方面,有《音乐会环绕声录音初探》等数篇论文分别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及良好的师德和超强的敬业精神,深受广大师生尊重和信赖。在多年的学生评教中均获得最高级别评价。 
  2004年在“第一届亚洲录音艺术与科学文化节”荣获“杰出贡献奖”。 
  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录音奖。 
  2008年获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9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二、名师心得

  在该上大学的时候却不能上,下乡插过队,又去边疆当过兵。当历史把我推到调音台前时,却只是白丁一个,只得从头学起。好在又赶上了百废待兴、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才有机会与那么多知名艺术家和优秀艺术团体合作录制出一千多张唱片。看到现在学生有这么好的条件学习专业知识,真是感慨万分。我愿把我三十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的全部倒出来,让学生尽快成才。 
  记得父亲曾说“要让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洋管弦乐平起平坐”,如何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是我们录音师重要的历史责任。我能在这个领域奋斗三十多年,如今又走上了培养我国录音艺术人才的教学岗位,使这个事业后继有人,更感到无比欣慰。


三、名师寄语

  你们无论是现在学习、实践,还是将来在工作岗位上,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为做好每一件事,我送给你们二十个字: 
  写要做的——制定工作(录音)计划; 
  做所写的——按计划实施(拾音位置图及设备系统图); 
  记所做的——工作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查所记的——工作总结(肯定对的好的并找出问题及不足); 
  改不对的——制定改进方案和方法以备下次参考实施。 
  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工作(学习)方式,并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这实际是一种敬业精神!在学校学习时期如果能培养和形成这一良好的方法,将来走上社会,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我相信你们一定都能干得很好。


四、名师名言

  被别人称为“大师”、“权威”,我感到惶恐;被学生称为“老师”,我感到无比亲切。 
  对社会的奉献大于回报,才是一个有用的人。 
  有人说我是“好人”,我感到欣慰;也有人说我“傻”,我不以为然。“好人”我是要一直当下去的,所以“傻”事儿说不定也还得做。


五、名师先进事迹


  李大康教授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录音系教授。在他从教以来一直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录音艺术”专业的“旗帜”,引领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录音艺术”专业作为教育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先锋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李大康教授充分展现出一名优秀教师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培养了大批录音专业人才,桃李满天下。在专业创作上,李大康教授作为国内顶级录音师,创作了丰富的、大量的录音作品,尤其是为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专家身份,为人师表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如今的大学专业教育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了,尤其是针对传媒制作专业,更是要将课堂和实践,甚至要和产业第一线紧密结合。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学校特意聘请已在中国录音界赫赫有名的专家李大康教授回校执教。李大康教授出身音乐世家,系中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李焕之之子。由于从小受到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促使他对后来的音乐录音作品创作有独到的见解,也为其所获得的录音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专业领域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高的专业水准,来校之后他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给学生,甚至是年轻老师都创造了各种实践、科研的条件和机会。  


(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李大康教授具有十分深厚的学术功底,为适应国内录音艺术发展的需要,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自觉更新知识,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等有机结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联络和组织相关单位的同行进行音乐环绕声节目的录制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积极参加世界级录音学术研讨会,如德国录音师协会年会,国际环绕声研讨会等等,还在国内、国际专业技术研讨会上发表《音乐会环绕声录音初探》等数篇论文,分别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除自身不断钻研和实践创新,与世界专业先进水平接轨,他还积极在校内参与组织各种高水平,世界级的专业研讨会,如每年的世界录音大师班,带给学生更“新”更“权威”的声音。作为我校录音艺术专业的带头人,他已推动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走在了全国音乐环绕声节目录制的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李大康教授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自入党近四十年来,从部队到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保持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干好一行。调入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后,他保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专家和大师的他,仍然常年担任大量,甚至是绝对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尽管如此,他都不肯牺牲自己的教学质量,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尽其所能教给学生全面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录音专业是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学校教学设备紧张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能更好的融会贯通,他在课堂教授课程完成之后,还为学生提供出自己多年积累的私人设备,联系各种实践创作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践环境。正是由于他良好的师德,超强的敬业精神深受广大师生尊重和信赖。在学校课程评价表上,学生曾对他有过这样的评价:“能听大康老师的课是我一生的幸运。”“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同时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免费提供自己的设备。”“他总是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奋斗的目标。”“他以身作则,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更是做人的准则。”


(四)爱的奉献,硕果累累

  他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又不断补充了大量最先进的专业内容。边上课边编写、制作新的课件,使每年上课的学生都学到比以往更多、更新、更丰富的内容。在教学工作上,他努力编写新教材,制作适应教学需要的新课件,充实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带领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近几年来每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录音作品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填补了录音艺术专业教学实践上的不足。短短几年,就有多名本科和研究生的作品获得国内“中国录音师协会优秀节目”,“汪丽君奖学金”,和国际录音节目评比的不同奖项。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便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在李大康教授的带动下,录音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以致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都有了明显提高,在专业领域为学校争得极好的声誉。李大康教授将教育当生命,把全部爱心献给学生,带领全系师生为学校专业水平的提升不懈努力,从他身上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和专业振兴的希望。


六、所属专业领域、学校文字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 
  中国传媒大学“录音艺术”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在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品牌优势和学科综合实力的前提下,“录音艺术”专业形成一个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音乐与工程相互渗透的综合型教学、科研体系。通过五十多年,尤其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不断总结和改进录音艺术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理论体系,建立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稳步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到的办学特色。
  录音艺术专业自成立以来,在专业建设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与改进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使毕业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录音艺术专业通过2002版、2005版、2006版和2009版教学计划修订,对本科生课程设置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规划和论证,从而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录音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在扎实的理工类和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上,全面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使专业课教学更为深入,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专业的适应面。目前,录音艺术专业在国内相关专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报考人数稳定,录取分数居高不下,毕业生就业率历年处于中国传媒大学较高水平,基本达到100%。历年的毕业生遍布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各省市电台电视台、高等院校、文艺团体、音像公司和文化事业等单位,大部分都已凭借出色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为我国传媒事业发展贡献了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近几年国际和国内各种录音作品评奖中,各届毕业生以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夺取各种录音艺术奖项,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跻身“中国十大录音师”行列;还有部分学子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录音艺术”专业目前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业界肯定、学生满意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