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中传要闻

​“智能媒体传播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英文期刊GlobalMediaandChina正式进入SSCI观测期座谈会顺利举行

来源:新闻网    2019-10-30   作者: 浏览量:2325

2019年10月2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与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共同承办的“智能媒体传播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106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智能媒体传播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分为圆桌主旨演讲和主旨圆桌讨论两部分,在聚焦智能媒体发展和未来影像研究的学理探索和前沿实践进行学术互动的同时,国内外专家学者还从各自经验领域出发对将Global Media and China期刊进一步打造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标杆刊物展开深入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Anthony Fung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Jeroen de Kloet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Terry Flew教授、伦敦大学金匠学院Keith Negus教授、韩国圣公会大学Hyunjoon Shin教授、科睿唯安高级客户经理赵冲先生、SAGE资深编辑James Skelding Tattle、SPRINGER高级编辑朱薇、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段鹏教授、电视学院顾洁教授、国家传播创新中心姬德强副研究员、音乐与录音学院张谦副教授、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王蕾副研究员、韩霄博士和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任天威博士受邀参会。

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段鹏教授致开幕辞。段校长首先逐一介绍了各位国内外传媒学界嘉宾,并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向远道而来的同仁和参加会议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他向与会来宾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与国际权威出版社SAGE出版集团合作的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期刊以中国传媒与世界研究为主题,以促进相关学术探讨与研究发展为主旨,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在致力于在全球学术界建立中国传媒的国际标杆。

10月14日,Global Media and China已被科睿唯安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数据库收录,是国内第一本被ESCI收录并自动进入SSCI测评程序的同行评审新闻传播类期刊。从2019年第四卷第四期起,Global Media and China正式进入SSCI准入观测期。此外,段鹏教授还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正在筹备的与Springer and 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合作的Asian Creativities新期刊,该期刊聚焦亚洲各类艺术的当代创意实践,在国际学术界制造亚洲和中国声音。

随后的圆桌主旨演讲由中国传媒大学顾洁教授主持。Global Media and China期刊总主编、香港中文大学Anthony Fung教授率先进行《关于数字劳工的幸福与满足:中国抖音玩家的个案研究》的分享。该研究基于对抖音上的十个职业制作群的深入采访,旨在探索数字视频平台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职业中的“生产程序”。研究发现数字劳动者并非依赖于以生产为生的物质主义报酬,工作者们可以重新发掘自己在工作中的满足感、信心和自主权,最终升华为与大多数劳动力的固有身份不同的创造者。

北京师范大学的喻国明教授针对《5G时代传播领域的变革与学科重构》进行了精彩的阐释。技术逻辑主导下媒介由人的延伸转换为意识的延伸,机器逐步分担了传播主体的角色,以视频为代表的非逻辑方式或成主要社会表达,相应的受众也需要更为深入的个体的效果洞察。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传播过程所联结的要素和资源越来越多,它所涉及的领域以及相应的规律机制也相应繁杂,一种人际传播、人机传播、符号传播、电信传播等多学科之间协同完成的学科体系亟需重构。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Jeroen de Kloet教授则聚焦当下社会正急剧经历着的“平台化”的进程。在他与林健博士共同进行的关于快手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以下三个共同形塑了“平台社会”的向量,分别是技术(或基础设施),政治(或治理)和人(或实践)。同时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组合中,我们得以察觉到“平台”中的政治和乐趣。

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Terry Flew教授则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数字化平台面临的信任危机与挑战》进行讨论。包括爱德曼年度全球信任报告在内的各种来源的数据表明人们对媒体和数字通信平台的不信任与日俱增,这对人际、群体间和社会交往的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在丑闻、重大暴力冲突和公众恐慌事件等危机发生时,数字平台放大某些不利的社会趋势的能力最为明显。他指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更好地理解数字媒体通信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如何进入信任或不信任的循环,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针对数字平台的权力和社会责任的监管手段。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Keith Negus教授以《后数字鸿沟与数据“反乌托邦”》为主题,从数据平台的资金链构建、数据贩卖、以及身份认同和数据关联等方面展开探讨。着重强调在后数字时代数据应该如何被利用以及有效地建构社会,并对智慧媒体和智慧受众等未来趋势进行相应预判。上午的主旨演讲结束后,参会师生还就快手与阶层分化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下午围绕“未来媒体与传播”的主旨圆桌讨论由Anthony Fung教授主持,在对上午的主旨演讲进行简要总结后,SAGE资深编辑James Skelding Tattle先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SAGE杂志的业绩指标、制作及线上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情况,以及期刊在Web of Science 指标的评分和收录情况和净阅读量,详实的统计数据和分析使得大家对SAGE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了解。随后,James Skelding Tattle先生又从投稿、同行评审以及出版后期推广等多个步骤全面而详细地与大家分享如何在一本SAGE期刊上发表文章。

在真挚感谢了James Skelding Tattle先生极具实践应用意义的指导后,主持人Anthony Fung教授与各位与会嘉宾围绕期刊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实施路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确立了将Global Media and China打造成为一个为传播学及跨学科领域研究者提供优秀出版机会的平台,知识分享、同行评议和研究合作的重要桥梁,以及促进东西方的深度学术交流、增进不同文化理解的媒介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度繁荣智能媒体和未来影像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陈艺文)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