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今日推荐

牛慧清:《故园长歌》还原一代伟人的真情实感

来源:文艺报    2020-09-09   作者:牛慧清 浏览量:2409

在我国,弘扬主旋律纪录片还承担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功能。所以,摆在文献纪录片创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作品既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于有意思中承载有意义,如此,才能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故园长歌》(后面简称《故园长歌》)在主题选择、叙事方式以及影像化表达方面,大胆突破创新,较好地解决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矛盾,因其极好的观赏性而成为伟人文献纪录片中的一股清流。

主题选择:聚焦个体多重角色

还原一代伟人平凡的真情实感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于1957年提出角色丛的概念,角色丛就是个人所承担的角色的总和。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重社会地位,需要充当多种角色。任何一种社会地位都会使个人卷入多种角色关系;或者说,当一个人进入一种新的地位时,通常不只是获得单一的角色,而是获得一个角色丛,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期待。

毛主席不仅要承担大国领袖的角色,更是孩子的父亲、挚爱妻子的丈夫、母亲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志同道合的朋友、乡亲眼中的石三伢子。创作者主动放弃将镜头聚焦领袖的丰功伟绩,巧妙地从一代伟人身上折射出来的乡情、亲情、爱情、父子情和师友情这5种角色情感切入,以情带人,走进伟人的内心世界。而这5种角色与普通人的角色担当重合度极高,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无非是由乡情、亲情、爱情、父子情和师友情这5种基础情感建构起来的,这些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最能从灵魂深处得到关照与共鸣。

当我们看到毛主席向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提出要请长辈、老师、亲友和当地干部,老党员、老自卫队员和革命烈士的家属等乡亲们吃餐饭;当看到毛主席从1948年至1958年给家乡写的10封信;当毛主席得知毛泽覃牺牲后,表现出很少谈及家事的忏悔和自责;当看到毛主席为杨开慧写的《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等诗歌时;当我们看到毛主席去世后,在他的床底一直保留着彭德怀老总从朝鲜带回的毛岸英的遗物;当我们看到毛主席回乡与塾师毛宇居手拉手,在饭桌上第一个向他敬酒等场景时,不由得一次次被伟人平凡的情感所牵引,在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同时,引发每一个个体对5种情感的回忆与咀嚼。更有网友感慨“不知不觉眼眶已泛泪,山一程、水一程,更是湘江故园情”。

在长久的宣传报道中,尽管在坊间大家也听说过毛主席5种角色中的一些零碎的小故事,但又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创作者遵循“熟悉的陌生化”的选材标准,这一选材标准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受众的共情体验,从遥不可及的大事转向一代伟人的平凡。主题选择本身就使得纪录片天然具有亲近感。

叙述方式:故事化叙述增添可看性

细节呈现增强纪录片情感张力

影像表达要想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对传播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高谈阔论地传播观点,人们更倾向于听故事。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大道理要用小故事讲出来,才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在100天内, 90人组成的突击队分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德阳、延安、南昌、瑞金、乌鲁木齐、长沙、韶山、莫斯科等地拍摄,深度挖掘与乡情、亲情、爱情、父子情和师友情有关联的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故园长歌》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运用生动的笔触和镜头展现场景、突出细节,增强了节目的情感张力。

如表现毛主席的乡情时,车从湘潭开出20公里,毛泽东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不时撩起窗帘往外看,眺望车外田园。他还常看看司机,仿佛说,同志哟,你能否快点开?车子刚抵达韶山招待所前坪,毛泽东一步跨出刚停稳的轿车,急着和家乡人打起了招呼。在表现他的兄弟情义时,当看到毛泽覃去世消息后,毛主席许久放不下手中的报纸;在表现革命爱情时,在墙缝里发现的杨开慧写给毛主席的手稿;在表现父子情深时,1990年中南海工作人员在最后一次清理主席遗物时,在隐秘的柜底发现了装满毛岸英物品的一个木箱;在表现师友情时,毛主席第一个向居于上座的毛宇居敬酒。这些感人的细节,让我们体悟到一代伟人细腻的情感世界,情真意切,令无数国人潸然泪下。

本片在叙事上尽量使用全知叙事视角与第一人称的有限叙事视角,这两种视角穿插使用,随意切换,体现了创作团队高超的故事讲述能力。在故事的具体讲述中,该片还善用直接引语。如《独立寒秋》中的火烧田契、兄弟相聚等场景生动具体,毛泽东评价自己的那句“我是个不合格的儿子,生不能尽忠,死不能尽孝”。直接引语因其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易与观众形成强烈的情感连接。

影像创新:深度挖掘历史文献

全方位调动视听语言

心理教育学家詹里姆·布鲁诺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10%来自于听觉,30%来自阅读,80%则是通过视觉和实践获得。从创作目标上看,文献纪录片是将“旧事”变为“新闻”,是一种视听形象的文献。由于历史久远,人物早已辞世,如果不能全方位地调动视听语言,文献纪录片很可能就会成为各种资料的罗列和堆砌。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宝库,但历史年代的久远,却让众多事件和细节难以呈现。在短短100天时间里,《故园长歌》采用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追寻伟人足迹,先后走进各地档案馆、纪念馆,寻找了许多实物和口述资料,如杨开慧纪念馆中的手稿、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中毛泽民于1937 年亲笔撰写的《个人简历》等,让观众与创作者在泛黄的纸张里一起触摸伟人毛泽东的真情世界。为了获取更多的一手资料,摄制组还采访到了毛泽东大量亲朋故友,用当事人和见证人的真情表达,用珍贵丰富的影像将我们带入了那一段深情岁月,真实再现了毛泽东作为伟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同时,在纪实段落的拍摄中,创作者为了再现旧时的歌曲,总是将传唱已久的歌曲还原到当时演唱的现场,让当下与之有关联的人唱诵或者表演,实现了歌曲生动化的现实表达。如韶山民歌《金花仔》的演唱,传神且有穿透力。当然本部纪录片的主题音乐、片头和片尾音乐的制作也使得作品如虎添翼,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