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郑月


姓  名

郑 月

出生年月

19722

政治面貌

无党派人士

民 族

性 别

最终学历(学位)

硕 士

授予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授予时间

20066

参加工作时间

19957

高校教龄

26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导演系主任


个人简历

1995年至今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主要讲授《电视节目导播》《电视文艺晚会创作》《专业创作》《剪辑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等本科、研究生课程。历任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剪辑教研室主任、戏剧影视学院文艺系主任、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助理,现任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主任。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校级科研教改课题;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创作及教学教改奖项,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章;创办并负责北京市科委“中国传媒大学科普教育传播基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大型艺术活动创制设计研究中心”。

兼任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委会电视研发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影视协会理事、北京市朝阳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并常年担任中央电视台及多家地方电视台导播、影视剪辑培训专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评审组长等社会工作。2013至2014年,作为北京市委组织部2013年“三个一百”干部挂职锻炼选拔的党外人士,挂职北京金隅集团任北京金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要荣誉

1、2021年5月,所授《电视节目导播》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2、2020年10月,所著教材《电视节目导播(第二版)》荣获2020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项目;

3、2020年10月,主持的《“网生影视”背景下导演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开发与实践应用》荣获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重点项目;

4、2019年10月,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章;

5、2019年6月,荣获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6、2019年11月,所著教材《电视节目导播(第二版)》荣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2018-2019年度学术成果推优活动暨第十二届“学会奖”教材三等奖;

7、2018年11月,荣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8、2017年8月,作为指导教师荣获中国影视数码剪辑大赛全国大学生影视剪辑挑战赛“优秀组织奖”;

9、2015年10月,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音乐舞台剧《文艺·流年》(现名《周末要毕业》)创作运营与品牌管理实践”入选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业推介项目,并荣获最高奖项“优秀创业项目”奖。


主要事迹

郑月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教学科研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自觉、自主、自为的精神,以全面的专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树立起新时代高校教师和女性知识分子的典范形象。

(一)坚持立德树人,对人才培养具有显著成绩

郑月教授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一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着学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艺术学科的专业教师,她不仅传授艺术创作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观念,帮助学生通过艺术表达传递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她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国家庆典和重大文艺活动的创作一线,在言传身教中倡导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她常年坚持在广播电视一线开展专业培训。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她的课堂遍布祖国南北,也深深感染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她培养的学生既有“金鸡奖”最佳编剧获得者,也有多届央视春晚导演、总撰稿,国庆60周年、70周年联欢活动电视总导播,以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她对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和教育事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具有突出贡献。

郑月教授的教学风范与师德品行在学界、业界均享有极高美誉度,曾荣获我校“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及第十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二)深耕教学一线,对专业教学具有原创贡献

郑月教授爱岗敬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在25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贯刻苦勤勉,不断锐意进取,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务精湛、教学成果突出。

她在全国首次确立了《电视节目导播》课程教学体系,撰写了全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该课程专用教材。该教材先后两版分别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学会奖”教材三等奖,并入选2020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材重点项目,不仅成为全国高校影视专业相关课程的专用教材,也广泛应用于国内电视制作业界,成为一线导播工作实务的重要参照。《电视节目导播》课程不仅是我校的独特品牌,也在全国高校影视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郑月教授在2010、2014年全国大学生电视节,以及连续15年戏剧影视学院多专业学生联合实习等实践活动中贡献突出,其教学成果曾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作为指导教师,她带领学生将实践教学成果成功转化为公众文艺作品——原创音乐舞台剧《周末要毕业》连续三年在全国9个剧场公演24场,引发2万4千余观众强烈反响,并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高奖项“优秀创业项目”奖,2014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最佳演出奖”,入围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修改提高项目”。

(三)勤思学术前沿,用课题研究引领专业建设

郑月教授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中国电视》等权威、C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同构对比:缝合道义与杀戮的鸿沟》获“第六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评选评论类”三等奖、《导演专业(剪辑艺术技术方向)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略》获“第七届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高校)高峰论坛论文评比”二等奖。接受《光明日报》文化新闻版面文艺评论专访,受邀参加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视协电视舞台视觉艺术委员会、浙江卫视、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组织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

主持完成的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广播影视艺术”子课题《广播电视创作生产与国家文化建设》结项报告被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辽宁广播电视台采用;专业学位案例库建设项目结项成果《MFA文艺编导<专业创作>教学案例库》被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东方卫视中心采用;教改结项研究报告《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与管理运营新案》已成为国内影视传媒类院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参照。

目前主持重大横向项目《国家庆典与大型艺术活动创制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应用》、北京市共建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与管理运营解决方案》、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当前北京小剧场话剧现象及发展态势研究(2016—2019年)》等,创办并负责北京市科委“中国传媒大学科普传播教育基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大型艺术活动创制设计研究中心”。她一直坚持以教改、科研引领专业发展,助力国家文化建设。

(四)深谙使命责任,站在祖国需要的第一排

郑月教授勇于突破固有的艺术教育观念,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敏锐的专业判断,积极探索新时代情境下的“课堂”改革,探寻新时代教师群体的新站位、新姿态、新作为。她认为“教师不仅应站好讲堂,其位置还需前移,要有学界业界的跨界自觉”,并努力践行着艺术教育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

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50周年联欢活动电视转播的总导演组成员,她深刻理解国家庆典与大型文艺活动对青年学生培养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因此,在2019年国庆70周年之际,她将自己的实践教学融入国家大事、国家需要之中,带领研究生团队参与到承载联欢活动重大主题呈现的“主题表演”导演组工作中,历经200多天的努力奋战,亲身体历并贡献于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家盛典,最终向祖国人民、向“十四亿甲方”交上了一份满意的光影艺术答卷。她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艺术教学实践,能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具体的智力输出和新鲜的有益能量;更是借由国家大事对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在艺术教育中深刻、具体地践行课程思政的使命和目标。”郑月老师身体力行,以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自觉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子融入“共塑国家形象”的主动愿望,从而培养了未来的文艺工作者爱国、报国的自主能力。为表彰郑月教授为国庆联欢活动圆满成功作出的积极贡献,北京市庆祝活动领导小组联欢活动指挥部特向作为“主题表演”导演组运行指挥的郑月老师颁发了个人荣誉证书及荣誉勋章。

正如她说“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更要站在祖国需要的第一排”。郑月教授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始终坚守弘扬中华民族师德风范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开拓着引领新时代青年发展的眼界、思维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