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今日推荐

杨杰、赵羽迎:攻克世界性难题的历史画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21-06-15   作者: 浏览量:625

《山海情》艺术化地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身处戈壁荒漠的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通过闽宁协作模式共克时艰,将昔日飞沙走石的干沙滩改造为今日的金沙滩而创造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其成功的创作经验得益于对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原则的遵循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充满现实主义精神与人文情怀,印证了艺术,只有扎根于社会现实生活沃土,方能根深叶茂这一创作真谛。

最近热播的电视大剧《山海情》好评如潮,豆瓣评分高达9.4分。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由正午阳光出品、高满堂任剧本策划、孔笙和孙墨龙任指导,是“群星出演”的脱贫攻坚题材剧。剧作艺术化地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身处戈壁荒漠的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通过“闽宁协作”模式共克时艰,将昔日飞沙走石的“干沙滩”改造为今日的“金沙滩”而创造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其成功的创作经验得益于对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原则的遵循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充满现实主义精神与人文情怀,印证了“艺术,只有扎根于社会现实生活沃土,方能根深叶茂”这一创作真谛。

植根现实生活 聚焦重大题材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电视剧《山海情》的创作聚焦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扶贫艺术“典型”闽宁村,并伴随剧情的逐步推进,以历时态与共时态交相辉映的叙事视角徐徐展开了一幅立体的历史画卷,诠释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历程中同心同德、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不屈精神。而这一切又是与剧作扎根于我国扶贫事业历程分不开的。

历时态的叙事视角为《山海情》增添了宏大叙事的历史积淀感。《山海情》选取的虽然是闽宁村这一极具典型性的缩影,展现的却是中华民族脱贫攻坚历史进程的宏大时代画面,在这波澜壮阔的叙事中传递的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短短23集剧作,将30年扶贫事业之艰辛而漫长的历程浓缩为由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典型”故事串联而成的跌宕起伏的剧情,为观众奉献了一出精彩剧作。这其中,剧作紧紧围绕一个“难”字凸显了脱贫攻坚战的核心特征。“脱贫工程之难”,对于未曾亲身体验的普通观众来说,或许会产生“难在何处却无从知晓”的困惑。因此,如何造就亲临其境的“艺术真实”就成为检验剧作艺术水准的一个标尺。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方面,《山海情》立足于现实生活,针对“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浩大工程,巧妙地选取几个精彩“故事”以点带面加以串联,揭示了扶贫工作之“难”:既有客观物质条件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思想问题造成的艰巨性;尤其值得圈点的是,剧作坚持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展示”诸多困难时并没有回避其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教条主义等现实“痛点”——这非但没有遮蔽主旋律的“光芒”,反而增添了剧作效果的真实性。

共时态的叙事视角则展现了扶贫“立体攻坚战”的全景,揭示出全社会齐心合力、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民族凝聚力。既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有省际区域的联手相助,还有企业、教育、科技等诸多行业的倾情奉献,它们共同画出中华民族脱贫扶贫的“同心圆”。“十三五”期间完成的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巨大工程,绝非一时、一地、一行、一业所能一蹴而就完成的。就剧作原型而言,在福建对口援建宁夏时,政府和地方民营企业纷纷加入其中,一边派专家帮助农户种植蘑菇,攻克技术难题;一边向福建莆田的电子厂输出村内剩余劳动力;在蘑菇滞销时,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寻找市场,打破信息闭塞的限制;此外,教育扶贫扶“智”也是必不可少。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帮扶下,西海固的经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很大改善,破解了发展“难题”,成为易地搬迁脱贫的示范。

凸显地域特色 注重典型刻画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经典命题。《山海情》成功地刻画出典型环境和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的“众生相”。

首先,故事环境的“典型化”塑造,这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典型化,也内含人文环境的典型化。《山海情》将镜头聚焦于西北戈壁荒漠的西海固,全景式为观众勾勒了极具西北地方鲜明特色风貌的“大环境”,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自然环境恶劣,飞沙走石,干旱缺水,荒漠化严重,贫瘠到“天上无飞雀,地上不长草”境地,百姓常年忍受贫穷饥饿,甚至发生村里的女子被迫为一头驴而嫁人、兄弟仨轮流穿一条裤子等难以想象的事情;从故事展开的“小环境”看,剧作对细节的捕捉可谓用心良苦。譬如在服、道、化的设计和选择上,主创团队力求还原真实状况。漫天黄土的镜头画面,令观众仿佛置身于泥土气息的弥漫之中,沉浸式观剧体验使其如临其境;简陋破旧的土坯屋,以及炕头和门帘都富有地域特色。在人文环境刻画方面,剧作突出展现了乡土社会的宗法性与血缘性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关系,无论是西北韵味还是福建风俗,都充满了浓郁的亲情与温馨。围绕马得福身边的父亲、弟弟、张书记、白崇礼和李水花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恰恰是这一人设产生与存在的真实环境;剧中人物的妆容也设计成典型的西北面貌:黝黑皴裂泛红的皮肤、头发和衣服上永远蒙着一层黄沙,还有拿红领巾蒙着脸的妹子——这些熟悉的印记让人们“进入”那个环境,对于在外打拼的青年观众也产生了极强的“带入”效果。

其次,人物塑造的典型化。《山海情》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众生相”,主要采用了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和个性化语言的运用,二者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山海情》刻画了人物群像: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他们不是“高大全”式的类型化、脸谱化的标签,而是有温暖有善良、有自私有懒惰的优缺点并存的独特形象,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被“暴露”在观众面前。“众生相”的人物谱系中既有向婚姻妥协但又独立自强的水花,也有既能扛事又爱显摆的李大有,还有清贫但有见识的白老师——不同人物跃然屏幕,呼之欲出。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的得益于创作团队对肖像细节真实的追求,譬如用耳朵上别着香烟的细节来刻画既能扛事又爱显摆的人物李大有,用破碎的眼镜来塑造清贫有见识的白老师形象。此外,方言的自如运用是《山海情》的又一特色,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是我国地域文化的符号,接地气的方言不仅能拉近观众与剧情的距离,贴近西海固的现实状况,也能将西北人的质朴、豪爽、直率展现出来。为此,《山海情》创作团队选用了黄轩、张嘉益、闫妮等诸多西北籍演员,用方言进行表演,同时,方言的运用增加了台词的幽默感,如西北方言道出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风趣而活泼;而剧中那段西北话与福建方言对白的情节,同样令人忍俊不禁,为苦情底色平添了一抹彩云。当然,从根本上讲,《山海情》剧中塑造的典型人物的生命力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原型。姚晨饰演的福建省扶贫办主任吴月娟的原型是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黄觉饰演的福建菌草和菌菇栽培专家凌一农教授的原型是被称为“菌草之父”的福建农业大学教授林占熺,郭京飞饰演的副县长的原型是福建省挂职隆德县副县长樊学双,而黄轩饰演的带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的马得福的原型则是无数个基层扶贫干部的荟萃,他们把百姓安居乐业放在第一位,为西海固的脱贫致富而拼搏奋斗。

书写家国情怀 讴歌人间真情

党的扶贫政策目标是为人民谋福祉,扶贫剧不仅以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更要彰显其中饱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剧作之所以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吸粉”众多的青年观众,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山海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贴近人民,以扶贫过程中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的艺术再现书写了时代图谱,以对个体命运的叙事折射出伟大历史的变迁,其深层的人心向背、国家意志、政策保障、区域帮扶、企业支持、群策群力等众多因素凝聚为同心同德,可谓是“情满山海”。西海固人民30年来的脱贫奋斗的历史,是整个中国人民脱贫攻坚的缩影,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执政理念和牢固扎根人民的鱼水之情;《山海情》深度挖掘异地搬迁、产业帮扶、乡村教育等扶贫攻坚的系列重点问题,反映了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扶贫政策持续的韧性和对贫困群众的温情;扶贫与脱贫相结合的“闽宁模式”的团结协作攻坚,充满了兄弟情;以剧中主人公马得福为代表的宁夏基层扶贫干部,不畏艰苦、勇往直前、排忧解难,带领群众脱贫攻坚,这种愚公移山的坚忍不拔精神之下充盈的是对家乡故土的血浓于水的故土情;新一代年轻人勇敢走向山外世界,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此外,还有亲情、爱情、友情共同交织而成,化作了不懈奋斗的“山海情”。剧作展现的朴素的人情美深深感动着每位观众的心灵,譬如,当要出嫁他人的水花见到初恋马得福时,害羞、痛苦、微笑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表情所显露出来的爱而不得;当得宝在吊庄再次见到麦苗,“看你吃比我自己吃还香”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还有白老师虽被女儿麦苗误解,仍在女儿远行的行李中塞钱的不舍等细节,都闪耀着人性美的火花。同样,创作团队不畏劳苦、深入基层的投入精神和忘我之情也是《山海情》所以成功的基础。

扶贫大剧《山海情》撞击人心,现实中的扶贫事业仍在进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志向依然在路上,需要我们接棒前行,为之奋斗。期待着更多的主旋律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杨杰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作者赵羽迎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