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十届(2023)年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3-12-14浏览次数:196文章来源:新闻网

(通讯员 窦玉英 刘晶 张淇)12月7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党报党刊新使命”为主题的“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十届(2023)年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召开。

本届年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传媒杂志社、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石家庄日报社承办。聚焦学习宣传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学术交流。来自人民日报社、河北日报社、湖南日报社、重庆当代党员杂志社、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等40余家媒体的领导、专家和编辑记者,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师生,共计150余人与会,有60余人在会上发言或提交了书面发言稿。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陆先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郭建亭分别在会上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作平主持开幕式。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致辞

廖祥忠指出,今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既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本届论坛年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党报党刊新使命”为主题,重点围绕“党报党刊如何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融合传播”“如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创新党报党刊学术研究”“如何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提升党报党刊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议题开展深入研讨,是广大党报党刊从业者、研究者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生动实践。对于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是适逢其时的一个盛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年会在石家庄日报社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石家庄;来到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我们将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发脉源头,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伟力。

面向未来,他期待与各位同行一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动党报党刊事业在新时代走向新的辉煌。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陆先高致辞

陆先高就年会主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党报党刊新使命”,分享了几点认识和思考。他说,首先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及重要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方针原则、实践要求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工作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报党刊要深入学习体会,准确理解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其次,要认清当前党报党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党报党刊在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拥抱新技术,整合新资源,探索新形态,拓展新渠道,这样才能传播好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的内容,让党的声音传的更开更广也更深。具体而言,党报党刊要从“夯实自身实力;打开格局,努力构建服务型媒体;推进深融,更高效地集各领域的智慧,凝聚各领域共识,聆听各方的声音”三个维度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致辞

崔海教说,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重在以学致术,学术贯通,知行合一。他主要围绕加强党的形象的国际传播谈了自己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全国治理体系改革的建设,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创新,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的形象得到全面提升,不仅得到国内的高度关注,也吸引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一切为我们党报党刊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增强了信心、底气与力量。

党报党刊加强党的形象国际传播,要强化政治意识,主动作为。传统上党报党刊重在对内宣传,在新的时代下,我们应该有新的作为。我国正在积极构筑多重式、立体式的宣传,党报党刊要找准定位,主动创新,奋发有为。党报党刊在党的形象国际传播中,也有天然的优势,向世界讲好党的故事,做好党的形象的国际传播,需要对党的形象特点、核心理念、价值立场、方针政策、理政实践等有精准的把握。

郭建亭代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她说,石家庄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深爱之切的第二故乡。上世纪80年代总书记在正定工作了3年多的时间,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感人至深的奋斗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成果。她表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要适应差异化的传播趋势,顺应舆论传播的趋势,重塑主流舆论新格局,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不断创新话语表达;要善于抓住实际,把握节奏,讲究策略,把握好时度效,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我们要以本次年会的举办为契机,加上业界、学界、技术界的交往交流,通过技术、人才、平台的齐抓共建,协同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闻舆论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作平主持开幕式

主论坛分为行业引领、地方实践、学界观点三个单元。9位嘉宾作了主题演讲。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主持主论坛的演讲。

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主持主论坛主题演讲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副主任曼叶平的演讲题目是《自觉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她指出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三个方法路径: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讲好中国故事、构建话语体系、展示中国形象、文明交流互鉴。二是始终把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政治责任作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实践标准,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外宣报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宣传阐释;发挥品牌言论栏目和评论优势;创新传播方式,着力打造外宣全媒体方阵;加强对话交流,以媒体交流合作推动国际交往、促进文明交流。三是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整合资源、增强效能上下更大功夫。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党刊分会主任委员杨树弘的演讲题目是《自觉担起使命任务,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他说,中国期刊学会党刊分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会员单位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今年以来,党刊分会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了“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集中调研采访。同时,传统党刊全媒体阵地不断拓展,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从“互联网+”到“党刊+”,党刊媒体融合推陈出新、成效显著。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理论部主任何艳的演讲题目是《担当新时代党刊使命,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她提出,要立足新形势,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创新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党中央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出更多优质高效的内容产品,促进党刊“接地气”。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颜斌的演讲题目是《地方媒体做好国际传播的实践与思考》。他说,要不断建设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地方故事为切入点,以地方形象为支点,以多元传播为渠道、故事讲述为内容、文化认同为纽带,努力扩大国际传播“朋友圈”,积极探索地方媒体服务国家整体国际传播战略。聚焦“大事件”,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从地方创新发展的角度呈现中国发展新气象;找准“小切口”,以普通人的故事情感为切入点,找寻共同价值和共通情感,用不同国家、不同背景受众都能听得进的故事,引发认同与共鸣。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张倵瑃的演讲题目是《坚守新闻主责,深耕传媒主业》。他认为,主流媒体要把政治使命、社会使命、事业使命扛在肩上。政治使命是巩固执政基础,要紧密围绕中心、坚持服务大局、主动开展监督;社会使命要凝聚广泛共识,厚植融通能力、抓住受众痒点、把握传播特征;事业使命是树立国家形象,要主动设置议程、嵌入叙事生态、加强人才支撑。主流全媒体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坚守新闻主责、深耕传媒主业的“定星盘”。必须把责任放在心上,把使命落在行动上。

石家庄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范文龙的演讲题目是《思想领航定向 实干共创新局》。他说,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鲜明特质、实践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重要要求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思想工作之所以取得长足进步、发挥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增强创新意识、强化创新思维,着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彬的演讲题目是《再谈问题论实情》。深入分析了当前新闻学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症结,并就问题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思考。同时,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教育和新闻采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

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的演讲题目是《融合突破: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之路》。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传播事业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呈现出现崭新面貌。新时代党报党刊工作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加快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的强大助力。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梦玉的演讲题目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指引》。他说,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历史、现代和未来,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揭示了以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引、重大价值体现在明确新的文化使命和推动文化愿景、战略部署与行动践行相结合、源于实践“问题-解决”思维范式、坚持体用贯通和“体”“用”统一、贯通凝心铸魂价值目标。

本届年会设三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党报党刊融合传播、党报党刊学术研究、党报党刊与传媒教育。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洪峰,《新闻界》总编辑段吉平主持党报党刊融合传播论坛。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项良新,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专职副书记、河北共产党员网总编辑齐文进等嘉宾作交流发言,就如何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践行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等问题,结合党报党刊融合传播的生动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畅所欲言,真知灼见频现。

                    分论坛一:党报党刊融合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晓红,《新闻与写作》主编梁凤鸣主持党报党刊学术研究论坛。中华环保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生态文明》杂志首席专家杨明森,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卫明等十余位嘉宾作了交流发言,围绕生态视域下的生态文化、创新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融合传播、优化党报运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就新时代党报党刊研究的议题拓展和路径创新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

 分论坛二:党报党刊学术研究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副院长白树亮,《青年记者》杂志副主编赵金主持党报党刊与传媒教育论坛。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高级记者王永刚,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副主编刘书峰,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田中初等,分别以《增强地域文化辨识度是青年记者成长的“快车道”》《为有源头活水来——新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的党报党刊经历与办学思想探析》《基层通讯员:全媒体时代“群众办报”的思考与探索》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分析传统党报党刊人才队伍建设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党报党刊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分论坛三:党报党刊与传媒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朱传欣,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传媒博物馆副馆长牛慧清、新闻学院教授成文胜出席本届年会。

本届年会组织开展了“全国百家媒体石家庄行”红色之旅采风活动,与会嘉宾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正定县塔元庄村、平山县北庄村、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等地,感受石家庄厚重历史文化、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城市新貌。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是中国传媒大学着力打造的党报党刊研究知名品牌,旨在促进学界和业界的深入交流融通,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20届年会。

本届论坛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论坛消息,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客户端、传媒、中国记者公众号、传媒茶话会、河北日报、河北共产党员网、石家庄日报、重庆七一客户端、宁夏党刊等30余家媒体报道了年会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