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文法学部“中国传媒大学附中特色写作校本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仪式及第一次研讨会在文法学部417会议室举行,至此,文法学部承担的中国传媒大学支持附属学校建设项目(一期)中的4个项目均已全面启动。
刘春勇博士负责的“语文教师学科素养培训项目”整合文法学部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的优秀师资资源,采取讲座及面授等多种方式,对我校附中教师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培训,主要包括近80课时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专题培训,另有9学时关于新时期话剧及红色经典的系列专题讲座。该项目以附属学校教师培训为特色,势必会对提升我校附属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产生持续的影响。
刁生虎博士负责的“经典阅读讲座”项目团队主要由文法学部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的6位教授、副教授构成。该教研室历来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及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近年来结合各自的学术专长,已为我校学生开设过多种形式的国学经典课程、文学经典课程,深受学生及督导专家的好评,对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该团队将视野由大学校园转向中小学课堂,由此实现经典名著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对接与全面融合。
范慧琴博士负责的“语言素养之阅读课程项目”团队共计9人,项目内容包括课程讲授、教辅资料编写、多媒体阅读平台建设。其中讲授部分包括了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三场大讲堂活动——让阅读成为“悦读”、体验阅读之美、发现阅读之美,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五场大讲堂活动——我的阅读我做主、阅读背后的阅读、古今穿越之阅读、一沙一世界、让我们来做博雅君子。该项目团队集结了9名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将把各自在多年的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优秀成果与成功经验提炼融合,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创新与课堂改革。
白岚玲教授负责的“中国传媒大学附中特色写作校本课程改革项目”团队由10人构成,平均一线教学经验在10年以上,曾为我校学生开设过基础写作、高级写作、应用写作、创意写作、传媒写作等多层次多类别写作课程。该项目包括五大板块:面对附中学生的创意互动写作训练课程、面对附中教师的特色写作校本课程师资培训活动、师生互动共享的特色写作校本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编写特色写作校本教材及编写特色写作校本案例库。当前中学写作过分突出课程指向,过多强调写作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心理建设、写作兴趣开发。本项目将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积极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学生对语言运用艺术的体验为主要目的。
文法学部高度重视支持附属学校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建设,上述4个项目均以现有的大学课程为基础,体现出鲜明的创意色彩和创新精神。文法学部支持附属学校建设项目是本年度及今后文法学部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亦是学部整合优秀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