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部“艺英培育计划”成果展演活动举办

来源:艺术学部浏览次数:599发布时间:2015-05-19

5月12日,艺术学部2014年度“艺英培育计划”成果集中展演活动在艺术学部小礼堂举办。本次集中展演活动持续三天,共有7大类23部作品参与展演。本活动旨在落实学校“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育人理念,展示艺术学部实践教学成果。

开幕式上,中央新影厂一级导演艾辛、教务处副处长许一新、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彭文祥、副书记蓝旭、副学部长贾秀清等领导出席。

艾欣作为业界代表、作品点评专家精彩发言,她充分肯定了“艺英培育计划”的意义和价值,认为这是我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必将对艺术类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和丰富的锻炼机会。作为深度参与“艺英培育计划”项目立项、中期审核和结项评审的专家,她对当晚展演的五部纪录片作了精彩点评。

许一新副处长在致辞中强调,“艺英培育”计划是实践教学的一次重要创新,他回顾了艺术学部在专业建设上的取得的突出成绩和特色。他认为,该计划的实施对于艺术学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发挥艺术学部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

彭文祥书记代表学部致辞,首先对各项目团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学校、业界以及组织者表示感谢。他强调“艺英培育计划”开创了很多第一次,主要目的是在学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对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同时,他指出,之所以敢迈出这一步,学部有相当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多年来我们学科、专业建设的实力、特色所形成的优势,源自于广大师生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在纪录短片展演环节,共有《清华园火车站》、《身份证明——代课教师李连翠》、《大学围墙外的隐修者—“精神流浪汉”》、《失落中的记忆——木杆秤》、《月亮·太阳·星星》五部片子亮相,它们从各个角度展现出艺英创作团队师生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纪录。展演环节之后,指导教师、项目负责人以及学生主创纷纷上台,表达了创作过程中的感想。《月亮·太阳·星星》项目指导老师徐智鹏表示,“艺英培育计划”的展开非常有意义,通过对创作团队的扶持,使学生在实践创作中获得了专业知识技能与团队合作的经验。艺术学部实践教学科成星主持本场展演活动及开幕式主持为

在剧情短片展演环节,共有《沉默的河流》、《舟舟》、《春孕》、《归省》、《对称》五部片子进行了展映,它们从多个侧面表达了学生对周边人和事的体察与感受。中国电视艺委会张华老师在展演最后对作品进行了评述,他对学生在创作中流露的真诚与热情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学生作品能够不断成长成熟,从青涩的学生时代走出来,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艺术学部教授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路应昆教授表达了对“艺英培育计划”的赞赏,他认为师生团队合作是个非常好的创作形式,能够将教师的经验在具体创作中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师生得到共同成长。《沉默的河流》导演潘桦教授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做了发言,她提出一个好的创作者,情怀与人文素养是最关键的因素,希望学生们不断扩大视野,多读书,多看优秀的作品,培养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的情怀。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邢北冽副教授主持本场展演活动。

在服装、交互、音乐作品展演环节,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李一凡教授在展演前对“艺英培育计划”的作品向观众进行了引导性解读与推荐,并且肯定了“艺英培育计划“实施的意义与重要性。开场作品《竞技"麒麟杯"——人物造型艺术创新与实践》项目的主创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面料裁制成时装,并请学生模特进行了现场走秀;交互游戏作品《皮·影》、《Straight Ahead》、《提线木偶》、《Sunny rainy snowy》、《Yotta游塔》项目的主创成员通过实时交互、大屏幕投影的方式,讲解了游戏的玩法,并邀请现场嘉宾进行试玩;交互应用作品《卡通自然拼读学英语》、《小捣蛋》、《SHealth体感康复计划》、《移动(工程)漫画创作平台》也通过大屏幕向观众演示了作品的实际用途,让观众感受到互联网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善;音乐情景表演MV《蒸发的记忆》,通过音乐与剧情的结合,讲述了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电子音乐多媒体作品及数字短片《中国元素的现代化》,结合了音乐、舞蹈表演与后期数字特效,呈现出了全新的视觉表演形态。本场展演活动主持人为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韩红雷老师。

闭幕式上,艺术学部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学科管理办公室主任付龙老师公布了2015年“艺英培育计划”的入选名单,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郭婧娜老师为项目负责人颁发了经费卡。最后,贾秀清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介绍了“艺英培育计划”的实施的目的和要求,并提出“艺英培育计划”打造的创作团队强调“联合”,培育的艺术作品强调“高品质”,要求质量高、水准高、认可度高、获奖率高、获奖级别高;培养的艺术人才强调“学生主体”,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

本次连续三天的展演活动是艺术学部2014年度“艺英培育计划”结项作品的集中展演环节。由艺术学部戏剧影视艺术学院教师宋东葵指导的《旮旯——清华园火车站》模型展已经于4月8日在传媒博物馆一层大厅展出。

 “艺英培育计划”是艺术学部在学部制背景下,突出学部“人文、科学、艺术”三位一体,“教学、科研、创作”齐头并进的发展理念,挖掘各院系、专业及本、硕、博人才资源,发挥融合优势,实现协同创作的一项重大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以创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更多地培养植根于传统文化、立足现代影视艺术、能够驾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创作的复合型创新性精英人才。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