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中传要闻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中期汇报会在我校召开

分享到:
来源:文化发展研究院    2015-06-09    作者: 浏览量:917

(通讯员 赵书波 摄影 吴学达)6月5日上午,《“十三五”时期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思路和举措研究》中期汇报会在我校召开。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资办、北京市文促中心、朝阳区委宣传部,我校副校长廖祥忠、文科科研处及文化发展研究院等有关同志参加会议。汇报会由课题组组长、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主持。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由文化部于2014年7月31日批复设立,并于12月15日由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北京市长王安顺共同揭牌成立。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得到了文化部、北京市政府、朝阳区政府及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纳入朝阳区“十三五”十个重点规划之一。在各级领导及我校领导的指导下,范周院长的具体统筹下,经过半年的集思广益和征求意见,《“十三五”时期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思路和举措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年5月11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视察实验区,并对实验区规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雒部长讲话精神,课题组进一步调整思路,明确方向,从实验区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新的“十三五”时期研究思路和建议。为落实雒部长对课题组提出的“细化研究,充分论证”的要求,丰富实验区改革创新内容,广泛征求各领域专家意见,课题组专门组织本次中期汇报会。在会上,各位领导及相关单位同志,对研究报告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围绕实验区思路和举措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廖祥忠副校长讲话

廖祥忠副校长在听取了汇报后,肯定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提出由北京社科院、朝阳区委政府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打造“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端峰会”,力图打造文化界的“博鳌论坛”。第二,实验区建设必须要抓住人才与创业的两端,应把人才和创业进一步结合,深入研究人才与创业的嫁接方式及政策支持,培育未来的大企业。国家近来对“创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国家级实验区,在这方面应走在前列,出台具体政策,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第三,在实验区的定位上应该更加关注未来。实验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市场、金融、资本、人才优势,应该以此为依托,放眼未来,加大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围绕未来产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发展具有前沿性、引领性产业。第四,在研究上,要加大文化产业研究平台建设,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智库”,在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等方面为实验区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第五,要加强人才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实验区必须要加强人才政策的研究,搭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实现文化产业人才的聚集。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实验区的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责无旁贷,勇担重任。

范周院长主持

实验区建设的各相关单位领导也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性的建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陈思宇指出,实验区在思路和举措研究上,要突破区域局限,将实验区立足到国家层面,综合统筹北京市、朝阳区资源,对接国际先进经验,实现思路突破;在改革创新举措上,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把握好实验区建设的推进步骤;在产业上要突出“互联网+”特点 。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陈伟提出,实验区政策创新,要充分考虑最后一公里政策落地问题,尤其是在老旧工业厂房转型升级、外资准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作为本次课题的委托方,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丰春秋建议,实验区课题要紧密围绕文化部雒树刚部长提出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的战略定位,及北京市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尤其是人口疏解、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大政策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索经验。

课题组成员、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教师卜希霆、赵书波、杨剑飞、刘文杰等参加会议。

(编辑:储钰琦)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