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丹琪 摄影 伍玮)9月16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2015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报告会,吴孟超院士、薛其坤院士和潘建伟院士作宣讲报告。我校副校长袁军以及来自艺术学部、理工学部和协同创新中心的150名新入学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韩启德主席从最近接连发生的国外学术刊物对中国作者的撤稿事件谈起,提出了当下国内学术界、科技界面临的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等问题,重申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守则,呼吁大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守住道德的底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珍惜学术声誉和学术品格,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94岁高龄的著名肝胆外科学家吴孟超院士做了题为《一生为理想去奋斗》的报告,用其一生“与肝癌做斗争”的奋斗历程,为青年学子树立了做人诚实、做事踏实、做学问扎实的高尚的人格榜样。著名实验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做了题为《胸怀理想,追求卓越,做一个学风严谨的科学工作者》的报告,他以自己“坎坷”的求学和科研工作经历,勉励大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勤奋努力、积极乐观、厚积薄发。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做了题为《梦想与责任》的报告,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量子物理领域的学术兴趣和成就,鼓励大家执着于梦想,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承担应有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2015级博士生方思安代表新一届研究生发言。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研究生院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对各培养单位入学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实际,在制定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安排的过程中,认真贯彻我校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教学检查布置中,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涵盖到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当中,在硕士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论文开题、硕士生中期考核、博士生综合考试等培养环节均要求学生在考前或答辩前阅读诚信规则,签署诚信承诺书。加强研究生学位工作的保障工作,有序组织学位论文的抽查、统一送审及答辩工作,严厉杜绝抄袭代笔行为,加强惩戒措施,保障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的落实。
针对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出现违纪情况较多的问题,特别在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考前动员中,对近几年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违纪情况进行了汇总,下发给各研究生基层培养单位以供参考,制作《致考生的一封信》,要求各单位下发给学生,并以此为核心要求各单位做好研究生学位外语考前动员工作,同时,以各单位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辅导员为主体,建立了学位外语考试违纪联络员制度。
本次报告会作为我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工作的重要一课,在与会同学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三位科学家朴实的言语、发自内心的教诲和曲折、生动的科研工作经历深深地震撼了大家。同学们纷纷表示,前辈就是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牢固树立不畏艰险、求真务实的科学理念,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还学术理想一片纯净、透明的天空。
(编辑: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