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业界论道可视化与数据新闻未来发展

来源: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浏览次数:743发布时间:2015-09-25

(通讯员 宋奇 摄影 杨明昊)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财新可视化实验室、百度新闻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京华论道——2015可视化与数据新闻论坛”在综合实验楼1500人报告厅举行,论坛以其专业、深度和前沿赢得业界广泛赞许。作为2015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财新传媒、百度、澎湃等学界和业界嘉宾进行高水平跨界交流活动,展示了可视化应用和数据新闻的独特魅力,并共同探讨未来新闻和媒体形态的发展趋势。继今年5月数据新闻奖学术沙龙,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在数据新闻领域主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进行了系列报道。这也是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传媒国际公民”培养计划中,业界前沿教学的一部分。

财新传媒首席技术官黄志敏、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副主任袁晓如、澎湃数据新闻总监赵佳峰、百度ECHARTS产品经理祖明、超图软件统计事业部技术总监黄骞、中国传媒大学沈浩教授、中央美院费俊教授,以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300多名新生及新生家长,700多名业界、学界听众参加论坛。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罗青全程组织论坛活动,并表示数据新闻是新闻传播学、传媒艺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交叉前沿领域,在大数据时代正占据新闻业和新闻教育的重要地位,“传媒国际公民”培养计划将建立业界导师指导制度,并与业界领军机构共建实践基地。活动期间,财新传媒首席技术官黄志敏受聘担任学院业界导师。

黄志敏技术官认为,数字新闻是可视化与精确新闻报道结合,需要数据分析师、记者编辑、美术设计师、程序员共同工作,新闻工作流程变为从新闻选题,到数据收集整理和清洗、数据分析,再到选择合适的图形、丰富图形的内涵,直到用代码呈现图形。袁晓如副主任指出,可视化首先必须具有功能性,将来用户可以用成熟的工具把这些可视化在画板上直接画出来,越来越多的可视化将会为大众所使用。赵佳峰总监结合澎湃新闻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可视化作品进行了案例剖析。祖明经理指出,业界利用互联网Web技术强大的交互能力,将创造更有吸引力、表述力、能够让用户有更多参与感的新闻内容。黄骞总监则提出数据本身产生了逻辑关系,才能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可视化的本质就是简洁,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集纳我校传媒多学科交融优势,系统引进国际优质传媒教育资源,建设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示范区。现已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纽约理工学院等联合开设新闻传播、动画、戏剧影视、广播电视、传媒艺术、文化产业等多个学科的学位。学院实践全球传媒公民教育(Global Media Citizen)教育理念,即GLOBAL:中西文化融合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大使培养,MEDIA:建立艺术技术管理融合的现代复合型传媒人才计划,CITIZEN:有责任心、有行动力、有担当的现代国际公民培养。

(编辑:储钰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