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起,外国语学院党委面向发展对象开展为期3周的培训课程。本次系列课程旨在提高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锻炼党性,采取集中讲座、理论自学 的形式,在加强对党的基础知识、入党动机和党的先进性等内容详细讲解的同时,注重补充时政知识和社会前沿问题知识的讲授,从而提高发展对象的整体素质。
首次培训课程于11月11日拉开帷幕,我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兼武装部部长齐金贵同志担任开班课的客座教师。课上,齐老师从中华民族的标志——天安门讲起,与同学们一同回顾了今年9月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振奋人心的阅兵回忆让同学们深受鼓舞。为测试发展对象们对英雄人物历史的掌握,齐老师让每个发展对象写出一个自己 最熟知的抗日英雄,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展开,讲述抗日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同时也纠正了一些同学对于抗日英雄的片面认识。此外,齐老师根据发展对象提出的关于 入党问题认真负责地进行答疑解惑。有同学问到党员应如何承担个人义务?提高党性修养是关键。同学们应关心时事,放眼国际视野之下,时常探究和平的大环境下 的大国关系;结合传媒特色,老师还讲授了新闻媒体从业者中的党员职责;针对具体的社会热点问题,课上讨论之余,齐老师教导同学们应关心民生建设,有担当、 负起社会责任。齐老师的讲解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提高发展对象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

11月2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员发展对象培训课程第三讲开课。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肖欢容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金勇教授分别对研究生党支部和三个本科生党支部的发展对象进行了讲座培训。培训的上半段时间,肖欢容教授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给同学们深入解读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前景。 他先给同学们解释了“大国”和“大国关系”等相关基本概念,总结了大国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随后,肖教授结合国际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仔细阐述了中美新型 大国关系的目标和其面临的挑战,他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挑战主要体现在中国和平发展和美国霸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双方国家利益层面的现实议程。”肖教授在展望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时指出,中国应该避免外交和政策的泛化。外交概念和政策的泛化可能会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性质变得不清楚,从而导致信 任的缺失和怀疑。肖教授的独到分析使同学们对中美关系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下半场培训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金勇教授主讲。讲座上,金勇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巧用中华古典”、“善用治世经典”和“严用治国重典”三个角度讲述习总书记在外交、国际文化交流和治国治党等层面如何用“典”。他结合党的相关理论,向同学们解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金勇教授在解释习总书记所引用的“如履薄冰”一词时说,“党员干部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面对组织给予的信任,应时刻在内心保持敬畏之心,在用权上,要慎之又慎,丝毫不能懈怠。”他告诉同学们,对党忠诚最重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更加严明的政治纪律,才能提高党的战斗力,不断攻坚克难、夺取 胜利。
本次发展对象培训是学院党委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加强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工作的举措,帮助同学们在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等专题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帮助他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端正入党动机。老师们对发展对象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都能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了解党情、国情、世情,在现实国情下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承担的历史 责任并争取早日入党。通过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发展对象对党的政策方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加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
(编辑: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