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筱蕾)12月15日晚,文法学部文学季"小说文学"系列讲座第八讲在48号楼B301室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李玥阳老师,她主讲的题目是《中国电影的危机与回应》。
讲座一开始,李玥阳老师便直切主题,让我们要有一个意识——电影自诞生以来,总是与国家意识形态表述有关。李老师以好莱坞电影的危机及拯救方案为起点,介绍了80年代中国的主旋律电影,阐述了80年代主流意识形态表述的困境和如何走出危机。接着,李玥阳老师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分析了"主旋律"的转变方向和要点。在讲到新时期的主旋律电影时,李老师细致分析了《智取威虎山》、《英雄》等多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强权意识和资本主义生物链关系。李老师以睿智的思想、生动形象的讲解带领我们重温了很多经典的电影剧情,如《北京人在纽约》、《红色恋人》、《建国大业》等等。在对电影的解读和回味中,我们加深了对"主旋律"的理解,也引发了大家对于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严肃思考。本次讲座围绕电影本身,结合意识形态的变化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谈论了主旋律电影的变化。
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大家还探讨了主旋律电影未能达到观众喜闻乐见的效果的原因和如何探索出新出路的途径。讲座在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李玥阳老师对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解读给同学们很多启发,同学们也收获颇多。
(编辑: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