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七点,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第13届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颁奖晚会在中传礼堂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党校办主任张树庭、新闻传播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胡芳等出席晚会。
晚会上,新闻传播学部的新一代TVboys组合亮相舞台,演唱了主题曲《每一分钟》。《中国好歌曲》周华健组冠军、全国三强、知名歌手王思远也来到现场,献唱歌曲《她》。
伴随着王思远的歌声,大屏幕播放了用航拍技术得到的中传校园风貌和新命名的地标建筑,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此外,晚会还在现场设置了“航拍”环节,无人机从舞台起飞,绕场一周,使在场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航拍的魅力。
今年是大赛第三次设立“最佳公益一分钟奖”。这个特别单元旨在展现、传播公益理念,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洪颖婷凭借彰显父爱主题的作品《爱的投资礼物》荣获此奖项,陈文申书记为作者颁发奖项,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
本届大赛还新增设“最佳视觉效果奖”。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彭刘凯笛的作品《借光记》在典故“凿壁借光”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带观众回味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最终摘得此项殊荣。
今年“最佳一分钟”大奖首次出现“双黄蛋”,由《妮妲的礼物》和《目送》两部作品同时摘得,彰显了评委组对影像质量认真负责的态度。《妮妲的礼物》讲述了一位街头画家为陌生人作画的故事,来自我校的关皓天、卢希在领奖时笑称:“‘妮妲’原本是台风的名字,拍摄的时候恰好赶上了强台风,因此这部影片可能算是极限拍摄。”西南大学赵可儿导演的作品《目送》则讲述了一位电影跑片员的职业生涯和这份职业渐渐式微的故事。
晚会还特别设立了“短视频”环节,邀请到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总经理肖剑分享了他对于当下“短视频浪潮”的看法。肖剑表示,优秀的短视频作品需要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日前二更发起了“全国高校导演扶持计划”,面向全国高校招募、吸纳、扶持导演人才,力图为高校学生创作者、青年影像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总监孙超,新华社音视频部纪录片编导、制片人王冰笛,北京新闻媒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蓝霖,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兼湖北广电长江新媒体集团董事长张建红,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组委会秘书长孙见春,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翔东,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等嘉宾莅临现场为优秀作品颁奖。
当天下午,本届“一分钟”影像大赛的系列活动之“校友企业交流招聘会”也吸引了众多影像创作者前来。交流招聘会旨在搭建学界与业界沟通合作的平台,实现公司项目与优秀人才的成功对接。
在招聘会的分享环节里,《功夫》、《伊斯坦布尔》、《履》三部参与“一分钟”影像大赛作品的作者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他们就具体影片与大家分享了创作时的经验、体会。《功夫》的作者王子龙表示,灵感并非是初期就有,更多的想法是在拍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眼前事物后得到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影像也是这样。
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聪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馨江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十多所企业都参与了此次活动。企业代表们结合各自企业的现状和优势,阐述了过去几年间各自取得的成就和对青年传媒人才的渴望,并承诺将积极为我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宣讲之外,各企业在中国传媒大学综合楼一楼大厅中开设展台以展示自己的招聘需求或合作意向,为愿意深入了解的同学做咨询。
本次晚会通过腾讯视频、北京时间直播,优秀作品将在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主页进行展示。
历经13年的磨砺与沉淀,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不断走向成熟和专业化。大赛延续着“一分钟,承载无限可能”的口号,鼓励创作者以影像为平台在短时间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内涵,为全球大学生搭建起一个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平台。
(编辑: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