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海侠)带着所剩不多的水、食物和帐篷,你和你的驼队正在沙漠中探险。你祈祷明天会是一个晴天,因为沙尘暴和高温沙尘暴会增加团队的消耗,让你们没有足够的物品去换取金块。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驼队物资不足,你们可能会因为没有帐篷、指南针而迷失、滞留,耽误二十五天内走出沙漠的任务,也有可能,你们因为缺少水和食物,在饥渴中倒地……
所以,如何通过沙漠、拿到黄金、活着回来?
11月9日下午,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来自我校各学部(院)的30名师生共同面对着这一系列问题——他们正在参加由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天洋·超级蜂巢创新学院联合开设的“创业实战模拟训练”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天洋·超级蜂巢创新学院副院长淦南森担任本次培训导师,通过典型的沙盘演练形式,模拟创业的全过程,让学员们体验企业选择、决策等行动,以及相应行动带来的结果,直观感受一个创业企业的生死轮回,从而触发学员对于创业的深入思索。
1000元的启动资金,绿洲可免费取水,食物、帐篷在大本营购买,大山里可以“掘金”——用物资换取金子,在村庄可以融资……与以往“沙漠探险”模拟演练有所不同,本次游戏中,学员们可在探险途中进行“融资”,提高团队估值,而不是仅仅利用所有资金求生。最后的游戏胜负从两个方面进行评比:是否走出沙漠、公司估值高低。
游戏一开始,学员们被分为五个“驼队”,即五个创业公司。每队5至7个成员,分任“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COO)”“财务总监(CFO)”“采购总监(CPD)”“首席信息官(CIO)”等五个企业核心角色,各司其职运营公司,走出沙漠,并争取最大估值。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五个公司经历了二十五天的“沙漠掘金之旅”。根据每天预报的天气情况,各个团队积极商讨探险策略,为实现目标不断调整行动路线和“融资”计划。随着二十五天的天气预报一页页翻过,游戏的紧张程度一步步升级,学员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游戏之中。
最终,经过一番紧张的比拼,第三组“赛扶”公司以“估值90440元,持股62200元”的成绩成为“掘金王队”,第五组以“估值62200元,持股54114元”获第二名。
“赛扶”公司“首席执行官”文柯涵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团队每走完一步后,下一步一定是上交消耗(成本),就像公司每个月都要按时给员工发工资。这可能是我比大家有经验的一点。”同时,他也为自己团队的良好合作感到自豪。
“挺有意思的一个游戏。”来自继续教育学部的张荣轩是第四组的“首席执行官”,他认为,这个游戏能够考验大家对经济知识的掌握,比如投资时机的把握和风险管理。“我们融资很多,但消耗的水、食物和帐篷太多,尤其是帐篷,导致后来遇到高温和沙尘暴时无法应对。”他们公司的“融资”金额有11万,是五小组中最高的,但却遗憾地没能走出沙漠。
第二组学员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在村庄为了多“融资”,没有预备帐篷,结果最后在沙漠的时候遇到沙尘暴,滞留了三天,没能完成任务。
创业导师点评道,这两个小组的遭遇,放到现实中就是企业现金流断流问题。“很多企业就是如此,经营得很好,估值也很高,但现金流一断,轰然倒地,非常可惜。”
在学员们分享自己的感想后,创业导师总结并分析了大家在沙盘演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目标制定、团队合作、风险预估和管理等,并给予了针对性指导。“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他希望大家能够把这次演练当做一次创业经历,而不仅仅是一个游戏。随后他还从团队战略制定、高效工作模式、风险评估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
培训结束后,仍有部分同学不愿离去,通过过程复盘的形式,与创业导师分享体会、交流收获。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陆续开展各类创业讲座、沙龙等创业培训,帮助拓宽师生视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