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艺术设计与管理人才培养”结业典礼举行

来源:经管学部浏览次数:330发布时间:2017-11-23

(通讯员 许莹)11月18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两岸艺术设计与管理人才培养”结业典礼暨 “文化+”与设计管理创新论坛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桂林旅游学院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挂职)程道品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范周等出席结业典礼并讲话。本次结业典礼由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夏洁秋担任主持人。

桂林旅游学院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挂职)程道品

桂林旅游学院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挂职)程道品在致辞中指出,当今艺术设计与经济新常态相互交融,成为生活美学的创意之称。艺术设计成为推动经济升级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创造性动能,以艺术设计人才为本,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更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增强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该项目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转化两岸艺术交流与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讨、产学研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平台,进一步扩大了海峡两岸在艺术设计与管理等领域的互动与交流。程校长希望以此次论坛的主办为契机,以“文化+”为动力,为海峡两岸率先创造艺术设计与管理人才竞相涌现的加速器,为设计强国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两岸艺术管理、人才交流、文化发展与产业合作。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在典礼致辞中指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有力助推了大陆和港澳台三地艺术领域相关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并且要进一步探讨扩大这种合作交流的可能性,未来还要建立一个艺术设计指南体系。在十三五时期,国家艺术基金会把资助方向转向切口小、有深度、专业性强的项目。科研院校、企业等有关机构申报的项目要体现专业性、丰富性和具体化,要突出原创性,要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核心内涵。此外,韩主任还指出文艺创作最大的特点是细腻,是可以抵触到人类最柔软的心灵的东西,因此我们的艺术项目所生产的内容要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符合艺术的本质。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

作为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结业不是毕业,同学们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向深扎根,以宽广的胸怀,勇挑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以高超的艺术水准成就美丽中国。

结业典礼中,学员分别从面授和参访两个环节进行了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前者为北京化石营村调研报告,后者是台湾文创的参访收获。汇报中,学员从艺术设计和人本精神出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对北京化石营村的改造升级、创新发展提出了众多新颖独到的建议,对台湾文创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前瞻性思考。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副书记、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吴学夫,中原大学文化创意中心主任林昆范,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翟治平,中央美院特聘教授、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郭羿承等到会专家学者对学员成果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

专家点评

结业典礼发布了《“文化+”与设计管理》暨项目结业论文集和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视觉识别系统两项结项成果。中标设计者、项目组学员张宏围绕“智库机构”、“互联网精神”、“雄安新区”三个关键词对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LOGO进行了全面诠释。

《“文化+”与设计管理》暨项目结业论文集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视觉识别系统

“两岸艺术设计与管理高端人才培养”项目是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之一,由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组织,以培养艺术设计管理人才为目标,聚焦设计管理,重在提升设计领域内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作为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先锋队,经管学部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与资源优势,立足在设计及文化产业等领域雄厚的研究实力,精心谋划、周密部署、集聚资源、扎实推进,为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0位优秀设计管理学员提供了一场集专业面授、交流互访、创作实践等在内的设计知识盛宴,在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完成招生、遴选、录取、培训、交流、创作和结业等必有动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中国传媒大学在繁荣发展艺术上激荡思维、碰撞思想、整合资源、拓展合作的平台功能。

经过近5个月的学习,两岸艺术设计与管理人才培训班的企业家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达成了的共识。在项目搭建的平台之上,30位企业家学员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艺术设计产学研联盟”,中国传媒大学包括学员们希望基于这个联盟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企业、行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平台,从人才培养、基地共建、项目孵化、咨询规划、校企互访等方面真正干一些实事,为中国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所能及的力量。

(编辑:陈艺文)


上一篇:下一篇:

学校微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