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全程报道美国密苏里大学诺贝尔奖内部发布会

来源: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浏览次数:288发布时间:2018-10-18

(通讯员 谢麦诗 张译丹 贺倚帆 王昕)美国密苏里大学是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合作院校之一。近日,美国密苏里大学生物系GeorgeP.Smith教授获得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我校赴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的15级传播学专业学生谢麦诗全程报道了MU诺奖内部发布会。

2018诺贝尔化学奖三位获奖者画像,中间为美国密苏里大学生物系GeorgeP.Smith教授

在举行2018诺贝尔化学奖全球发布会前,George P.Smith教授在密苏里大学Tucker Hall参加了生物系的内部会议,这也是GeorgeP.Smith教授作为诺奖获得者的第一次成果分享会。当天会场外,挤满了慕名前来向GeorgeP.Smith教授表示祝贺的师生,想一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风采。在TuckerHall大厅的大屏幕上,投放着“CONGRATULATIONS,DR.SMITH”的字样,醒目的白色字体下方是一张留着大胡子的史密斯教授的微笑照片。我校记者进入了Tucker Hall内部参观了史密斯教授工作的406房间。

 

密苏里大学Tucker Hall 大厅的大屏幕

 

Tucker Hall Room 406 史密斯教授工作的地方

随后,密苏里大学副校长和史密斯教授相继到达会议现场。会上,他介绍说他是凌晨四点半接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电话的,当时他正在煮咖啡,还以为是朋友开国际玩笑。不过,他马上就意识到这个电话是真的。史密斯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获得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喜悦心情。1985年,乔治发明了一个叫“Phage Display”(噬菌体展示)的新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就是让细菌病毒把外来基因表达出来,产生的蛋白质就露在噬菌体壳外,以便研究人员高效率地筛选和这个蛋白质相结合的蛋白质或者核酸。时隔33年,史密斯教授最终斩获诺贝尔化学奖,极大鼓舞了所有密苏里大学的师生。内部发布会结束后,密苏里大学又举行了正式的新闻发布会。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于1908年,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是美国顶尖新闻高校,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我校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强强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每年从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挑选部分学生前往美国学习,完成中外方培养计划者将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及美国密苏里大学双学位。

(编辑:陈艺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