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宁根孔子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阿姆斯特丹舞蹈节中国馆大型活动

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浏览次数:235发布时间:2018-10-30

(通讯员 李治宏 摄影 赵昶)近日,我校格罗宁根孔子学院与荷兰著名文化机构冯德尔文化中心与阴阳音乐节共同举办第二届阿姆斯特丹舞蹈节中国馆大型活动。本次活动包括“中国文化及艺术讲坛”“中国绿色能源与循环经济论坛”“国画与书法体验工作坊”等内容。活动邀请中荷艺术家、学者、媒体及商务人士共同为观众解读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魅力。此次活动由阿姆斯特丹政府国际事务处协助举办,荷兰SALTO电视台进行了全程直播,腾讯、欧华传媒等中荷媒体参与摄制,活动受众达万余人次。

活动当天,以“中国文化及艺术讲坛”开幕为标志,第二届中国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孔子学院荷方院长曹雪飞在开幕式上讲到:“活动恰逢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访问荷兰结束之际,对于两国来说这是最好的交往时期,我们应当把握机会来推动两国的交流和互动。”秉承该主题,来自荷兰和中国的学者专家及业内人士齐聚一堂,着眼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绿色能源、生态城市等领域,共同呈现了精彩绝伦的跨文化论坛。

 

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荷方院长曹雪飞致辞

来自荷兰的著名互动艺术家亨特·穆尔(Geert Mul)发表了题为《技术诗歌:影像骑师和互动艺术作品》的演讲。演讲中,他用视频展示了一系列利用影像技术重现中国山水画的作品。在观众的互动下,原本静态的山水画化作流动的影像飘然摆动,声音和光影交汇成炫目的艺术作品,赋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别样的生命活力。这种古老艺术与现代科技交织、东方文化与西方技术融合的艺术作品形式,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互动艺术家亨特·穆尔(Geert Mul)演讲

荷兰汉斯科技大学的罗布·冯·哈伦教授(Prof.Rob van Haren)聚焦如何将艺术转变为经济,从而服务中国和荷兰两国的发展。在主题为《循环经济的生物设计》演讲中,罗布介绍了麻类植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麻类植物在中国公元前一万年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人们用它来造纸,现在我们学习中国的技术,来利用它制造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在采访中罗布提到。

 

汉斯科技大学的罗布·冯·哈伦教授(Prof.Rob van Haren)演讲

卓迈集团主席郭育芳通过中国在欧洲一系列投资并购的案例来说明,重视文化差异对企业间合作并购的重要性。荷兰JV电视台《艺术时刻》节目制片人伊尔丝·福柯(Ilse Vocking)和主编卡提雅·哈特里克斯(Katja Harteriks)发表了《荷兰电视台走进中国仅需一页签证》的演讲。嘉宾们从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展现了一幅立体的中荷交流图景。

讲座期间,一场题为“中荷跨文化对话:思考与启发”的精彩论坛使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论坛在我校格罗宁根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婧一院长的联袂主持下展开。“中荷哪国人更直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学习他国语言是否重要?”参与讨论的嘉宾于木子、麦克·安汀(Mike Enting)、梅林·普尔曼(Merlijn Poolman)结合自身的跨文化背景对相关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轻松有趣的问题更激发了现场观众利用投票网站Slido积极参与投票,使论坛话题由浅入深,引人思索,气氛一度十分热烈。“我们希望通过对一些跨文化问题的讨论引起人们的关注,展现年轻一代在双重文化背景下的思考与启发,从而对他们未来发展奠定跨文化的基础。”刘婧一院长谈道。

 

刘婧一院长(右一)主持跨文化论坛

与“中国文化及艺术讲坛”同时进行的“中国绿色能源与循环经济论坛”同样吸引了大批观众关注和参与。来自学界业界的人士以演讲和讨论的形式介绍了领域内的最新状况及研究成果,促进中荷在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方面的互相了解与学习。格罗宁根孔子学院教师柴丹宁担任了现场翻译工作。

来自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的达良俊教授发表了题为《上海的未来:改变城市结构和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演讲,向观众介绍了上海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的努力。达良俊教授谈道:“我们想让人们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怎么想、怎么做,以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政府在这方面是如何转变的。”

 

华东师范大学的达良俊教授(左一)演讲柴丹宁(右一)担任翻译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介绍了该协会在推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说:“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来学习荷兰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荷兰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工作、工业污染的处理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周晋峰博士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讲坛期间,来自我校格罗宁根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教师谢竞璠演奏了《高山流水》等经典古筝曲目,使荷兰民众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乐器表演,为当天的活动增添了别样的韵味,赢得了观众赞赏。

 

格罗宁根孔子学院教师谢竞璠演奏古筝《高山流水》

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书法和国画体验工作坊”。工作坊吸引了一批批荷兰观众,前来参与体验者络绎不绝。孔子学院为参与者准备了传统花鸟画、“我爱荷兰”中文书法等丰富材料。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老师宋孜闻、臧子乔、续文嘉、乔尚、张惠丽、吴菁等现场指导参与者,使荷兰民众有机会亲身体验和了解中国文化。

 

荷兰观众参与书法、国画体验工作坊

夜幕降临,日间活动圆满结束。作为当天中国馆活动的一部分,夜场活动从晚7点开始。来自中荷两国的优秀唱片骑师(DJ)怀特先生(Mr. White)高天虹(Rainbow High)、汤米·亨德里克斯(Tommy Hendriks)、骑师平克(DJ Pink)等呈现了精彩绝伦的表演,静默迪斯科(Silent Disco)等活动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

 

静默迪斯科(Silent Disco)活动现场

回顾整个活动,刘婧一院长谈道:“我们设置了两个不同的论坛主题。一方面,阿姆斯特丹舞蹈节是一个文化盛典,我们认为把来自文化、艺术、音乐等不同领域的人集中在一起、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当代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绿色能源是全球性的主题,中国在这方面也在作出努力,我们试图为大家搭建一座桥梁,来交流各自的观点、分享在这一主题下的任务及成果。从今天的活动来看,我们达到了这些目标。这样的活动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还会继续办下去,并且会不断开创新的内容。”活动秉承推动中荷友好交往的目标,聚焦当下最有价值的主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我校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积累了大量大型活动组织和承办的经验,不断促进着中荷交流和两国友谊的发展。


 (编辑:陈艺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