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亚洲大学生电影节“亚洲电影国际论坛”在我校召开

来源:戏剧影视学院浏览次数:281发布时间:2018-10-30

(通讯员 刘亭 牛思凡 高美 图 郝昭缑宇 刘畅)10月27日,第五届亚洲大学生电影节“亚洲电影国际论坛”在我校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新媒体·新内容·新势力”。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木村政司,日本导演手塚昌明,日本大学电影系系主任齋藤裕人,日本大学教授大谷尚子,越南河内戏剧影视学院校长阮廷诗,印尼佩特拉天主教大学文学教授里巴特·巴苏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教学副院长路易斯·卡兰德,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原主任路海波,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王海洲,陕西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北京电影学院戏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赵宁宇,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智忠,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曹峻冰,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电影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牛鸿英等国内外专家和新媒体业界代表以及校内专家出席论坛。论坛就新媒体趋势下电影生产和制作的新内容展开研讨,共同探索亚洲电影新力量的发展方向。论坛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张宗伟主持。

  

我校艺术学部副学部长周涌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作为专业人才培养院校应关注如何在行业发展新动态、内容生产新格局中培养新的电影人才,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专业探讨,启发年轻电影人对专业的思考。

周涌副学部长发言

日本著名导演手冢昌明先生发表了以“沉迷于‘哥斯拉’的青春”为题的演讲,表示了对青年导演在数字化时代中发展前途的信心,同时鼓励年轻电影人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想象力,创作出新锐的作品。

手冢昌明导演发言

越南河内戏剧影视学院校长阮廷诗教授以“电影、媒介与文化”为主题,希望在媒体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电影从业者们能平衡商业和文化两种因素,促进亚洲电影的国际化交流。

越南河内戏剧影视学院校长阮廷诗发言

里巴特·巴苏基教授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电影的发展历史,他指出,印度尼西亚本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所存在的竞争,以及当今印尼电影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里巴特·巴苏基教授发言

贾磊磊研究员针对“消解理解的误差,增强文化的多元化生存”这一主题,提出电影制作不仅要考虑美学上、人物性格上的合理性,也要考虑电影文化理念的合理性。他强调,年轻电影人应当进一步追溯文化传统,分享文化精髓,为世界提供价值精神和美学体系。

贾磊磊研究员发言

路海波教授以“新影人新思路讲好中国故事”为演讲主题,对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呼吁电影从业者关注行业的电影生产新力量,用新的思路“讲好中国故事”。

路海波教授发言

赵卫防研究员发表题为“亚洲电影及中亚电影合作新观察”的演讲,总结了中韩、中日两国合作电影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动画电影方面,中日电影合作的强劲势头仍会持续。他表示,中亚电影合作的档次和规模需要进一步提升。

赵卫防研究员发言

王海洲教授指出了亚洲电影现在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亚洲电影本土故事非本土人讲述,而是通过好莱坞角度进行叙述;二是发行和传播方面仍有不足。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上没有发展,他强调,中国电影应增强本体的话语体系。

王海洲教授发言

赵宁宇教授认为,2019年将是中国电影巩固和提高特别关键的一年,电影人应不忘初心,对每一部电影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分析。他呼吁,作为核心力量的老牌院校的师生应共同担起电影学术的责任,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创造亚洲电影更光明的未来。

赵宁宇教授发言

张阿利教授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知名校友,鼓励亚洲电影人充分重视亚洲电影。并以二战后发展迅速的土耳其电影为例,探讨了土耳其的双重文化身份以及土耳其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与中国电影的合作情况,他指出,应当进一步深入探讨具体国别和地区个性化的民族电影。

张阿利教授发言

袁智忠教授基于女性和宗教的视角,讨论了伦理视域下的印度青春电影。

袁智忠教授发言

曹峻冰教授发表了以“当代印度电影:浪漫现实主义对现代性呈现”为主题的演讲。他通过数据指出,印度电影的浪漫现实主义能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曹峻冰教授发言

牛鸿英教授发表了“后主体性:文化地理视域中亚洲新电影的身份构建研究”的主题发言,从主体性、后理论和差异性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亚洲新电影,解释了亚洲电影中的身份焦虑以及多种社会机制、文本、制度等复杂因素对时空的塑造,并介绍了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的重要作品。

牛鸿英教授发言

侯军副教授以“张艺谋之《影》——影子文本的建构&影子文化的解构”为题,详解了张艺谋新片《影》中的文化、乐器、空间、人物等多个方面,进而对中国电影中蕴含的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入探析。

侯军副教授发言

随后,本次亚洲电影国际论坛进入专题研讨环节,由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教授游飞和导演系讲师、著名导演吕行与来自新媒体的各位业界人士展开对话。范小青副教授、张希副教授、刘亭副教授、张净雨副教授、陆嘉宁副教授、武瑶老师以及我校部分电影学博士生、硕士生参与讨论。

专题讨论环节

新媒体业界代表充分表现出了业界人士对于电影专业人才的极大渴求,以及致力于为对受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容平台的主张,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优酷集团星空工作室总经理丁恒认为,BAT视频平台崛起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变化:平台从版权采购到自制;用户从免费到收费;制作公司直接到观众和客户。这为新时代电影创作创造了更多可能和机遇。爱奇艺自制剧开发中心制片人卞江就“自制影视剧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发表观点。喜马拉雅FM超级IP部内容总监张怡暄提出利用新平台打造新内容的倡议。

业界嘉宾发言

最后,张宗伟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肯定了本次论坛对于促进学界和业界开展交流对话,共议亚洲电影未来的积极意义。他指出,要在尊重电影行业学术价值的同时也要重视其社会价值,呼吁教师和学子们要在专心电影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电影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和价值,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

 

张宗伟副院长作总结发言

 

论坛嘉宾合影

亚洲电影国际论坛致力于打造亚洲各国影视院校间的影视教育与实践创作的多层次广泛交流。本次亚洲电影国际论坛从亚洲电影出发,探寻世界电影的共性;以新时代为支点向未来电影新势力延伸,启发年轻电影人以更深入的思考、更新颖的电影理念投入创作,进一步拓展了学术探讨的新议题和亚洲电影研究的新维度,为亚洲电影在教育、理论和产业等领域的连接与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

(编辑:陈艺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