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获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奖项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浏览次数:422发布时间:2019-01-16

(通讯员 吴昱欢 王飞凡 李静霞 杨倩)日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静霞老师指导,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王飞凡、吴昱欢、卢虹伊、周晓燕、刘慧琳、夏晗、龙培源等7名同学制作完成的微电影《拾澜》,在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得三等奖。本届微电影展示活动于2018年6月份启动,共征集了来自全国247所高校的270部微电影作品。经各省(市,区)教育厅推荐,大学生评委初评,专家评委复评等阶段,最终评选出特等奖5部,一等奖10部,二等奖20部,三等奖30部。

李静霞副教授(左三)登台领奖

荣誉证书

作品《拾澜》以相声为切入点,通过当下流行的主演直播的形式带领观者从校内走向校外,从相声文化走向民间艺术,进而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见解。取名为“拾澜”意在表达我们如今重拾起如潮汐般起伏的文化浪潮,而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这浪潮中波澜起伏。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紧扣“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主题,在追求创意突出,形式新颖的同时,突出展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在拍摄过程中,非科班出身的制作团队第一次接触微电影,受传媒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直面拍摄过程中碰到诸多技术问题,调用多方资源设备最终完成,展示了我校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此外,我校微电影作品《英国寄来的明信片》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选送参加了全国展映环节。该作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倩老师指导,电视学院张彦磊、史林浩瀚、张丛、席磊、虞伊宁等同学拍摄创作,讲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爱岗敬业、传递真理、坚守信仰的朴实故事。

“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的宗旨在于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切实增强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中国地位,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社会实践环节,本次活动获奖作品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长期开展的微电影教学改革项目的成果之一。该教研室结合我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将教材理论通过新媒体等传播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调动了同学们以镜头语言叙事等更生动鲜活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性。


(编辑:陈艺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