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隋欣益 迟茜 摄影 周柯利)绿叶兴岚处,拳拳相思意。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4月4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8级播音本科生,来到齐越像前敬献花篮并集体宣誓,清明雨上,满怀崇敬之意,折菊寄哀思。全国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国家督学、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齐越老师研究生姚喜双教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郑维林,副院长李洪岩、副院长喻梅,党委副书记陈卓等出席此次活动。
这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礼敬前辈、继志述事、慎终追远。在庄严的宣誓中,坚定“忠诚党的新闻事业,肩负党的喉舌重任”。在肃穆的默哀中,铭记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我是中国人民的播音员、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我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我以此引为自豪。”齐越老师的这段话激励了无数播音学子、传媒工作者兢兢业业,传达党和政府的庄严宣告和人民的声音。同学们在齐越像前集体宣誓,嘹亮的誓言依稀回荡在校园上空。
18播本学生庄严宣誓
齐越是我国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著名男播音员,是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国第一位播音专业教授、播音专业硕士生导师。“各位听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就要开始了。现在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1949年10月1日,齐越老师现场转播开国大典,庄严激昂,传遍全国。“焦裕禄……你没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这是齐越老师广播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苍劲有力,真挚深沉,山河动容。
齐越老师在天安门城楼播音
在广播一线,齐越老师是中国广播播音事业的奠基者,忠诚于党、扎根群众,铿锵有力地传递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鼓舞了万千听众。在从事播音教学的岁月里,他选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言传身教,桃李满园,“齐越精神”是无数播音学子前行的光辉灯塔。
全国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国家督学、博士生导师、齐越老师研究生姚喜双教授表示:“今年是我们建国七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在全国思政课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我觉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清明节前夕,我们共同缅怀齐越老师非常有意义,这是一堂生动的、特别的思政课。齐越老师是我们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也是参加了开国大典转播的播音员之一,是我们人民广播播播音事业的开拓者、创始人和建设者,他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我们党的广播事业,奉献给了党的播音主持教育事业。齐越老师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忠诚、爱民、敬业、廉洁、奉献,我们一起缅怀齐越老师,为培养更多的党的播音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姚喜双教授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学院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理念。课堂之上,“新闻热点、国家战略制高点、学生兴趣点和课程教学切入点”有效结合,梳理、学习、播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重大战略部署的新闻报道及时政热点新闻,刻苦锤炼语言功力,生动传播时代强音。课堂之外,齐越朗诵艺术节共诵中华经典,同抒爱国情怀;“辩与论“公开课带领大家走进基层,研读全国政协的重点提案、议题。注重仪式教育,清明前夕,祭扫齐越老师雕像,这堂特殊的思政课,让同学们颂扬以“齐越精神”为代表的新中国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铭记使命。
“忠诚党的新闻事业,肩负党的喉舌重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全力弘扬民族精神。刻苦锤炼语言功力,生动传播时代强音。催生有声语言典范,承担继往开来使命。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我们时刻准备着!”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入院誓词,更是每一个播音学子应当始终牢记,并用行动恪守的承诺。以齐越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广播电视工作者,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清明时节,同学们遥寄哀思,更要坚定信念,继往开来,继承“齐越精神”,真正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