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冷爽)4月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广播电视台、珠海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在我校举办影片定档发布暨主创交流活动。廖祥忠校长出席并致辞,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胡芳、校团委书记郭婧娜参加了活动。
当晚7点,活动在我校新知楼报告厅举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朱永灵、副局长余烈、中交公规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晓东、广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施燕峰、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李春凯、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靖球、珠海传媒集团总编辑助理常立波、中视前卫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步兵、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宏森等影片出品、发行方负责人和影片总制片人、总导演闫东率领的主创团队出席。著名纪录片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纪言教授担纲活动主持。
廖祥忠校长讲话
廖祥忠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影片总导演闫东是我校83级校友,解说配音李立宏老师是我校戏剧与影视学院的教授,主创团队中还有多名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友,充分体现了多年来学校人才培养的成效。此次《港珠澳大桥》进校园活动,展现了中传人不忘初心的精神传承。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大高素质传媒人才培养,继续搭建业界和学界的沟通桥梁,和社会各界奏响交响乐、唱好大合唱,共同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让中国声音更洪亮。
师生观看影片
随后,到场嘉宾与我校新闻传播、戏剧影视、播音主持等学科的师生代表近300人一同观看影片并进行映后交流。
交流环节
在交流环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朱永灵、副局长余烈、中交公规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晓东分享了自己作为一线建设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总导演闫东等主创人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沟通,共同研讨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和传播规律。《港珠澳大桥》所讲述的故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生动教材,大桥建设者和影片纪录者的奋斗精神、工匠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学生。2018级广播电视学博士生翁旭东说:“影片中所体现的庞大复杂的工程体系让我感到震撼,背后科研团队的努力付出和刻苦攻坚更让我十分感动。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一穷二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筚路蓝缕到今天一项项令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正是这样一群永不放弃、敢于挑战的中国人怀揣梦想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2015级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姜平表示:“《港珠澳大桥》用非常震撼以及细腻的镜头记录下了我国这个超级工程的诞生过程,大桥建设者和影片创作者呈现出的工匠精神让我深受触动,我们也需要将这种匠人精神传承,尽我们所能、用我们所学,记录新时代的每一步。”
图书捐赠仪式
在此次发布会上,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同名图书也一同亮相。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李春凯和闫东导演一起,将近年来闫东导演团队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重大主题优秀纪录片图书捐赠给了我校,期望莘莘学子能创作出更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电视学院学生代表共同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
赠书仪式结束后,我校电视学院学生代表共同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向奋斗在一线的桥梁建设者致敬,向记录时代的纪录片人致敬,鼓励青年学子沿着前辈的足迹砥砺前行。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被列入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国际传播工程项目。该片片长70分钟,历时9年拍摄、1年多完成后期制作。影片以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沉管E30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全面回顾了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将大桥主体工程桥、岛、隧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领先世界的关键技术,如万花筒般呈现出来。影片聚焦普通劳动者的奉献与担当、智慧和汗水,突出人文情怀,强化故事性,着力塑造了新时代中国桥梁人的群体形象。该片五一劳动节将登陆院线。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