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于秋阳 赵家仪)4月2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主办、我校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与传播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会议就中巴人文交流的相关政策、内涵、途径、意义等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我校副校长段鹏,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佐文,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官员,文化传播领域的巴基斯坦籍学者、资深媒体人,巴基斯坦研究领域的国内专家与智库学者、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巴基斯坦在校留学生等2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说,中巴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旨在塑造两国之间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促进民心相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文化融通将在政治互信、经济相容、打造“中巴命运共同体”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愿推动两国学者之间的深度对话,致力于两国在文化、艺术、传媒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李佐文院长介绍了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运用非通用语特色语种进行对外传播的资源优势。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作为一个专业性学术智库机构,不仅致力于高品质、专业性的巴基斯坦国别研究,而且将充分依托学校的传媒资源优势,协调中巴两国学者之间、媒体之间的人文交流互动,促进高级别、高质量的学术对话。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二等秘书穆尼布·艾哈迈德·帕沙先生致辞
特邀嘉宾、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二等秘书穆尼布·艾哈迈德·帕沙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巴基斯坦是中国的传统友好邻邦,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双方应搭建更多合作平台以促进人文交流。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教育专员穆罕默德·苏莱曼·马赫苏德先生详细介绍了中巴高等教育的交流情况,希望继续推动两国的学者互派与学生互访,增进中巴两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子之间的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分享了他们对中巴友谊及人文交流的认知与研究成果。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光明日报》前驻巴基斯坦首席记者周戎表示,中巴人文交流应当与时俱进,投入更多的积极努力,建立与完善健全的交流机制。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达先生指出,媒体应在中巴人文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巴文化合作未来还将更上一层楼。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资深外交官、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前文化参赞郑国进先生援引文化外交工作事例,以跨文化交流的视角为中巴文化合作的形式与框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大火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野先生以企业家的视角展望了中巴影视文化交流的前景,希望将优秀的巴基斯坦影视作品引进到中国,用影视文化产品铺设中巴两国的友谊之桥。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钟新主持,她提出,中巴人文交流需要科学地构建切实可行的人文交流机制,并提出了多种中巴人文交流合作的途径供大家思考。与会领导与嘉宾们也对中国传媒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肯定,鼓励中心为增进中巴友谊做出更多贡献。
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传媒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于201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的语境下不断深化对巴基斯坦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致力于整合吸收校内外、国内外的学术与传媒资源,促成中巴两国的文化合作交流。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