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岳阳 摄影 肖雪 )为响应党中央大力提倡的全民阅读活动,落实我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践行智能传媒教育新理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4月11日,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引进了“朗读亭”设备,免费为全校师生提供融媒体交互学习服务。
“朗读亭”外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传播全流程。3月14日,廖祥忠校长在我校春季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瞄准智能传媒和国际化两个主攻方向,强根固本、攻坚克难,把学校整体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新科技最新成果嵌入到三馆日常接待服务之中,利用传媒行业、传媒文化特色资源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交互体验氛围,提升智慧学习的全新感受,再现高校精神的文化魅力,助力我校智能传媒教育发展和智慧化校园建设。引进“朗读亭”正是落实该项工作思路的充分体现,使人工智能新科技服务传媒教育,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体验新模式,从传统服务向智慧服务过渡的新转变。
“朗读亭”内部
校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潘力表示,“朗读亭”将成为我校钢琴湖畔、大阅城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打造智能化图书馆、数字化博物馆拉开新序幕。三馆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打造传媒教育、传媒行业、传媒文化于一体的智慧化、特色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定制服务,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智能传媒教育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朗读亭”是一个专业、隔音、沉浸式的发声空间,高3米,占地约2.5平方米;外观古朴别致,采用的隔音钢化玻璃材料使隔音系数高达95%;内部设有一套完整的录音设备,用户朗读时可以同步听到自己的声音;朗读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专业音频文件,进行作品留存,用户可通过微信、微博、QQ等平台进行作品的自主分享与展示。设备开放之后,迅速吸引了第一批体验用户,大家兴奋地表示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完全不同的表达氛围,情感代入更充分,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