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中传要闻

“新时期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召开

分享到:
来源: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2019-12-09    作者: 浏览量:1642

(通讯员 卜希霆 杨矞 张园园 李渊等 摄影 李振龙 吴少飞)2019年12月8日下午,“新时期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礼堂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共同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4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文化管理部门近百人参与了讨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对策思考。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此次研讨会围绕“新时期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从“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发展理论体系建设研究”等八个角度展开探讨,并邀请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柳斌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黄志坚,北京市文联理事会主席、国家大剧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陈平出席并致辞。

领导致辞环节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张斌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出席研讨会。

陈文申书记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作为一所与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校,中国传媒大学一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努力,与其他单位一道举办的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作为重要智库,继续深度融入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主战场。

于殿利总经理在致辞中讲到,此次举行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讨会意义重大。近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范周教授的《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丛书》。这套丛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40年的发展历程,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导向分析,也有水滴石穿的产业观察。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分子,出版这套丛书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学术出版行为,更是新时代一次富有意义的学习和实践。自1897年成立以来,商务印书馆已走过122个年头,始终牢记文化使命与学术担当,积极实现新时代的文化战略,与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相呼应。

张斌会长在致辞中表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主动融入社会改革大局。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承担着联系全国文化产业领域理论研究工作者、文化从业人员、社会组织、文化企业的桥梁纽带职能。今后,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将继续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单位、文化企业和从业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重大战略,通过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推动地方发展,支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研讨会开、闭幕式主持人;上下半场研讨会主持人与评议人

研讨会开、闭幕式由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主持。研讨活动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研讨会由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希霆主持。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共同探讨交流文化建设、文化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上半场研讨会特别邀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王一川教授作为评议人,对发言嘉宾的观点进行评议。研讨活动下半场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主持。专家们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发展理论体系建设、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双效统一”等问题进行讨论。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担任下半场研讨评议人。

上半场发言嘉宾

在上半场研讨会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柳斌杰从文化观念创新、文化体制机制的构建、文化的根本制度和重要制度、通过文化法制推进治理现代化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文化领域的重要任务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黄志坚在发言中提出了文化产业中的三个重要关系。一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文化体制要处理好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治理机制的关系;三是文化产业中内容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此外,众多文化专家和学者围绕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朱兵认为文化法制是文化治理的重要基础,并对中国传媒大学将政法学院并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一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在推动学科融合、探索文化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晓明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数字文化产业的领跑优势两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推进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行了破题。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范建华认为,在当下文化产业不断向市场化和商品化转化的过程中,文化创作和生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剖析。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文化立法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文化管理体系与文化治理体系的区别。光明日报社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玲认为,文化产业的四梁八柱已经逐渐建成,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精耕细作,并提出了文化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三个研究维度。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王廷信从艺术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思考。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皇甫晓涛以“一带一路”特色共生文化治理体系建构为主题,讲述了丝绸之路学领域的多个重大命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李丹林通过科学立法、产业发展、双效统一这三个关键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邵明华认为,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是文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发展道路。

上半场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着观点的碰撞,评议人王一川教授总结道,各位嘉宾从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入手,谈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以及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等关键问题;其次,嘉宾们在发言中所提到的文化产业面临的转型升级的机遇,探索文化产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对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下半场演讲嘉宾

下半场研讨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满足人民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要解决文化产业的突出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法规层面、治理方面下工夫。让文物“活起来”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动员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到文物保护和利用当中。在未来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未来文物部门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北京市文联理事会主席,国家大剧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陈平指出,进入21世纪后,全国剧院建设成效显著,为表演艺术发展和院团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但是目前我国剧院发展还存在着剧院利用率低、经营模式单一、业态普遍落后等突出问题。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剧院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国内的剧院发展要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目标,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剧场利用率和观众参与度,让剧院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人民生活。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表示,制度、体系、机制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的高频词。更好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文化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实践,更离不开科学的决策。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贾旭东教授指出,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降低文化企业的政策风险,更大范围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国华指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跟国际接轨严重不足,今后发展需要与其他国家互联互通,跨界融合。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指出,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要重视不同区域人民的文化诉求。要重视民族文化过度商业化问题,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郑承军指出,文化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内容和形式需要高度统一;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人民情怀、人民立场。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院长罗昌智表示,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借此推动我国文化建设要从构建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入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夏洁秋指出,我国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迈进,要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如何利用开放性优势实现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与人类共享也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嘉宾发言结束后,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进行了点评。他表示,专家们围绕着论坛主题,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从学者与学科、产业与行业、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对文化产业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站在更大的视野中观察与思考,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建设。

其他与会嘉宾

此外,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军胜,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周家雷,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光好,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丰春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万超,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主任、教授张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福建省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陈斌,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张振鹏等嘉宾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最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发表了闭幕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并分享见解表示感谢。他表示,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文化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统筹协调为导向、坚持文化自信为引领,不断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人才保障。未来,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围绕文化治理现代化这个命题进行深入研究。

活动现场

本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之一是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这也是我校法律系和社会学系整体并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后,新的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首次承办全国性的高端学术论坛。本次活动举办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丛书》

本次研讨会另一成果是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新著《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六卷本正式结集出版面世,引发与会者热议。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特别指出,《丛书》从独特的视角映射了我国文化治理的发展轨迹,特别感谢商务印书馆对这一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同。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表示,《丛书》是范周教授从事文化产业研究15年的心血之作,对文化产业中的多个问题提出了极具指向性的研判,对于商务印书馆来说,是新时代一次富有意义的学习和实践。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张斌认为,《丛书》为我国文化理论和产业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转化成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表示,文化产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范周教授所著的《丛书》十分重要,为把握文化产业的动力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与保障。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晓明教授表示,《丛书》的出版是文化研究理论界的一个重大事件,文化产业在当下背景下急需这样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廷信教授表示,范周教授的成果在六本专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为文化产业提供理论上的丰富思考。范周教授表示,《丛书》是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未来希望继续努力,生产更多更优质的成果向读者们汇报。

据悉,本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120余年历史上首次出版发行的文化产业学术文丛,《丛书》第一卷《中国文化产业四十年》已成功入选“中华文明外译工程”。

(编辑:阎玺、张楠)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