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作品获得第五届“创意在北京”优秀创新作品奖

来源:戏剧影视学院浏览次数:1021发布时间:2019-12-31

(通讯员 武瑶)12月27日,第五届“创意在北京——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物推优”表彰大会在北京广播大厦举行。我校传媒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声音工坊”工作室制作的《文物客栈》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优秀创新作品”奖。

《文物客栈》部分主创参加表彰大会

第五届“创意在北京——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物推优”活动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首都互联网协会、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视协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分会共同发起。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出席活动并讲话,著名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光北主持此次活动。

本次总结表彰大会还邀请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国家一级导演尤小刚,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恒,阿里文娱优酷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杨伟光,在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赵晖副教授的主持下,大家就“融合媒体时代网络节目内容的创新”议题进行了探讨。

专家就创新议题进行讨论

本次活动共征集了网络视听作品274部,包括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网络栏目、网络纪录片、网络动漫、融合新媒体等部类。其中进入复评作品136部,最终56部被评为优秀创新作品。与《文物客栈》一同获奖的还有《长安十二时辰》《奇葩说》等多种类型作品。

《文物客栈》获得“优秀创新作品”奖

现场合影

《文物客栈》创意历史剧共制作原创剧集16集,节目总时长超过170分钟,原创音乐曲目及片段超过80首,全部由在校学生原创,打造出学院派高水平声音作品。系列剧集目前正在喜马拉雅平台播出,播放量已经超过13.2万,受到了广大听众喜爱,即将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老师们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

《文物客栈》各处细节均有仔细考证,不仅融入了历史典籍、成语故事、古典诗词,还结合了当下最受欢迎的奇幻故事形式,让小听众在趣味中学习历史知识,用新形式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

《文物客栈》的演播团队由戏剧影视学院师生牵头、艺术学部其他学院众多跨专业学生组成。从剧本创作、排演、作曲、配乐、制作、宣推全流程工作由学生完成,表演专业专业负责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立宏老师在作品中进行了精彩的诗词朗诵,传递了学院派的高度艺术水准,融合了年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声音工坊”是中国传媒大学传媒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下设的人才培育项目,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指导,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创新的平台,是我校优势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服务社会、助力“双一流”建设的积极实践。

上一篇:下一篇:

学校微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