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最新更新

抗疫一线校友王宇:"必须记录逆行者"的逆行者

分享到:
来源:新闻传播学部官微    2020-02-19    作者:杨丽萍 浏览量:833

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一批中传毕业的记者们,冲锋陷阵、深入疫区采访报道,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服务,为战胜疾病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中传电视学院媒体策划与运营 13级艺术硕士王宇就是其中的一个。


“你在武汉,是不是?”


1月24日,除夕。王宇接到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通知:决定向武汉增援报道力量。刚好在北京春晚现场的王宇,匆忙回去收拾行李,和三位同事(杨德才、谢琳和赵增欣),坐上了北京西开往武汉站的G525次列车。

当晚,妈妈打来电话,问哪天能忙完,什么时候回来。按照原计划,春节值完班,初三就可以回家和父母团聚。王宇骗她,现在疫情形势严峻,过段时间等情况稳定了再回去。

谎言很快被戳破。大年初一,王宇在《新闻联播》里出了段现场。很快,电话“炸”响,“你在武汉,是不是?”  电话里传出母亲急切的声音。“不是不是,我在北京呢。”王宇矢口否认。“别骗我,那下面打着字呢:央视记者王宇。”  那次出镜,他穿着防护服,捂得严严实实,心里想着能骗过去,“哎呀,我们台和我同名的有13个人呢,怎么可能是我?”  “绝对是你,你那个声音、那个动作,我肯定认得出来。”

过了一会,电话又响。这次来电的是二姨,“你在武汉,是不是?”,问题一模一样。王宇硬着头皮撒谎到底:“不在。”  “你不用骗人,我刚和你妈打过电话,我俩一致确认就是你!”

百般抵赖无果,只好承认。那几天,妈妈每天都哭。王宇手机上可以看到家里的监控,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妈妈就躲起来悄悄哭,王宇也不拆穿。只是每天晚上七点,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爸爸叮嘱王宇做好防护,“去医院采访,医生怎么做,你就跟着怎么做”。

△1月29日王宇的朋友圈:必须记录医生们的奉献

即使日日报平安,每天守着电视的妈妈,如果好几天没看到儿子,还是会追问。王宇就告诉她:“这两天没露脸。一切正常,挺好的,很健康。”


星夜启程:武汉,空城了!


此前,中心曾小范围征集:如果需要增派前线记者,大家愿不愿意去?王宇当时就报名了。“在央视做记者,遇到重大事件没有人会想退缩。一旦有了任务,大家都想去现场亲历报道,这是记者的职责和追求。”

列车刚出站,王宇就举起手机,开始拍摄第一个vlog报道。“现在的时间是除夕下午17点30分…...今天我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的四人小分队率先出发了!”  vlog里的王宇戴着口罩,神态镇定。

此时的武汉,业已封城。列车抵达河南信阳后,卸下了其他乘客,空荡荡的车厢里,除乘务人员外,只有4个人。接下来的200公里,列车将继续一路向南,直奔“疫城”武汉。

和同事吃完盒饭,前一天还在加班赶春晚报道的王宇,开始计划下一个vlog镜头、到了武汉如何报道、下车和谁对接。22:50分,列车抵达汉口站,下着淅沥沥的小雨,诺大的火车站只有4个人孤零零地出去,王宇的第一感受:武汉,空城了。

刚来武汉,怎么报道?12年的记者经验告诉他,必须第一时间进入核心现场。次日,他就和同事来到公众关注焦点:武汉协和医院。许多媒体已经持续报道了患者和医务人员,总台在湖北设的记者站也在每天跟进新增病例、医务人员的工作等等。

王宇来到感染性疾病科,得知协和医院收治了115名确诊和疑似患者,其中有14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在集中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同时是患者,王宇决定去探访他们。

△王宇在武汉协和医院进行出镜采访

向主管医生表明采访意图后,王宇开始对着镜头介绍“待会儿我们首先要进行换装,然后再进去(探访)……”连体防护服、换医用防护口罩、戴防护镜、穿两层防护鞋套、戴防护面罩和手套、检查并密封防护服,整个流程有六步,用了半个小时。不到5分钟,王宇的防护面罩上都是哈气。

△王宇穿上防护服采访

进入了潜在感染区,王宇想探访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的情况。要说一点也不害怕,那是假的。昨天在北京西站,杨华主任为他们送行,反复叮嘱大家后,问 “你们怕不怕?”父亲是医生的王宇,从小在医院大院儿里长大,觉得自己对这方面没有过多的恐惧。比起恐惧,王宇更清楚的是,到这来要做什么。

走廊两侧,是若干个隔离病房,门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小窗户,患者被安置在隔离病房里。王宇挨个从窗户往里看。医院规定,为了减少感染几率,医护人员除了每天必要的查房和救治外,要减少直接进入病房的次数,避免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他们会通过微信群,和患者每天联系。主管医生为他连线了一位患者,1号病房的张昌盛。

△王宇探访被感染医护人员

张昌盛是协和医院首批感染新冠肺炎的护士之一。视频里的张,眼镜卡在口罩上,对着屏幕说“我现在觉得我的身体状况还是比较不错的……”

王宇提出想要看看里面的病房,张昌盛突然有些腼腆,“哦,你要看一下病房啊?这边就是我住的这个床…我刚才没有整理,不好意思啊……我们都不出去,只是下床在床边稍微活动一下子。”  张昌盛还展示了24小时持续工作的空气消毒机。“整个房间还有一个我的同事,我们症状比较相似……”  张昌盛把镜头转向同事,不到一秒又转了回来,“因为他没有告诉他家里人,就不要采访他了,怕家人担心……”

△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张昌盛

当张昌盛站到窗户前,比着ok不住地说“没问题没问题”“还好还好”时,王宇突然很感动。被隔离的压抑和可能面对死亡的恐惧,在张的脸上没有透露出丝毫。那一刻,王宇觉得他是个心里有光的人,本能地对着窗里的张昌盛说了声“加油”。采访结束后,王宇和张加了微信。2月6日,张昌盛终于痊愈出院,王宇第一时间去接他。

这次采访王宇很感动,也觉得自己幸运,捕捉到了很好的采访对象。“比ok的小哥哥”获得了广泛关注,探访的视频也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获得67万点击,央视新闻的微博点赞量41万(截至2月14日)。


每天都像“打仗”


王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主要的工作是制作小屏内容。来到武汉后,他不仅给新闻新媒体中心做片子,还会帮新闻频道做大屏的片子、直播……刚开始同事之间还会相互加油打气,忙起来就顾不上了。编片子、写稿、夜拍、开会,同事间偶尔相遇也只是点点头,打声招呼就擦肩而过,奔向各自的“战场”。在央视做新闻,大家都没有说退缩。这次新闻新媒体中心派了19位采编人员,大家交流最多的是在微信群。唯一雷打不动的是,每天早晚互相提醒督促要量体温。

△王宇在做直播连线前的准备

为了减缓前方记者的压力,总台采取了前后方打合的策略:前方粗编,后方打磨。于是,王宇每天把素材拍好,写出结构和思路就丢给家里(北京),后方的同事们负责整理和精编,王宇再赶往下一个现场,拍摄更多的新闻。

记者的特点是不用坐班。但脱离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是个人时间与工作更深刻地融为一体。在武汉,王宇曾跟访一位接送医护人员的滴滴司机。由于司机是夜班,王宇白天完成采访任务后,晚上继续从18点跟拍到凌晨4点。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几分钟或半个小时的视频,从选题到播出往往需要采编者几十甚至上百倍时间的筹备。

△摄影记者扛着设备出汉口站

来央视前,王宇在山西电视台做了6年出镜记者和主持人,后来加入央视,先在山西驻站6年(部分媒体会在地方设立记者站,称为“驻站”)。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深圳山体滑坡、地震、台风等灾难现场,王宇都去过。突发事件报道对记者是家常便饭,疫区报道要更加小心防护,因为被感染的风险时时存在。之前拍片子,十多公斤的设备,摄像师累了就放在地上休息会,现在大家宁愿把设备抱在身上。采访完疫区后,用来拍摄的手机也要防护和消杀。


追求:“真相”与“人”


作为记者,在疫情报道中要追寻什么?

中传读研期间,大众媒体的“瞭望哨”功能、守望社会的作用……这些课本中的理论,在王宇经历的实践中被诠释。如果出现问题,从媒体角度就要去呼吁,去解决。

疫情爆发正是春节期间,医疗物资的供应和分配状况是公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当时,武汉最好的医院之一协和医院,被曝出严重的医疗物资短缺问题,立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硬核型新闻就要去现场找真相。王宇就拿着微博上疯传的几张医生自制口罩和防护服的图,去协和医院直播求证。

王宇也想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疫情期的人情。一次采访完回宾馆的路上,王宇在刷到了一条义务给医护人员理发的短视频。疫情期间,为了减少污染,医护人员必须剪掉头发。武汉市四医院的医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通过美团里的电话挨着打。沈杰曾经在四医院附近开了一家美发店。当找到沈杰时,他就答应了。王宇在抖音给沈杰留言,提出想要采访他。

△王宇采访武汉理发小店

 “若无身有千斤担,岂会忍心断青丝”,这条新闻在央视客户端获得了44万的阅读量,理发小哥也通过自媒体,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给医护人员剪头发的行列中。


平安!“逆行者”们!


滴滴司机、护士、医生、隔离患者......到现在为止,王宇都不知道绝大多数被采访者长什么样。每次采访,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袁雅冬,说着说着就跑去看病人。在医院,稍不留神就不知道采访对象到哪儿去了。“特别期待能摘下口罩,和采访对象真实相见的那天。因为见到彼此真面目的那一刻,也就是‘战疫’胜利的时候。”

来武汉已经三周多,由于封城,加上从疫区出去不安全,王宇也不知归期何期。只是他所热爱的新闻一线,让他能以观察者的身份,成为一次次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报道者。隐匿在一条条报道背后的他们,是另一群“逆行者”。他们是记者,记录着疫情,记录着国家,也记录着自己。期待每一次从疫区传来的报道,让我们也得知你们平安的消息。祝“逆行者”们平安!

△央视总台记者出征武汉海报(右二:王宇)


后续:给中传学子的话

王宇: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在学校里我不是最优秀的那拨人,专业也不是最好的。但你不放弃自己,不想对不起自己的话,可以慢慢去学。我在地方台做出镜记者,也做主持人。来到央视,一开始也做出镜记者,但在工作过程中你还是会发现,其实做记者到新闻一线更有生命力,你的职业也更有生命力。你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新闻事件,你是很多大事件的亲历者和报道者,那种成就感、收获感,我想是每一个做记者都会追求的。

做一个有心人,经历过才会提高。当我在山西驻站,可能我的视野、报道的目光只局限于山西。现在我回到总台,我的视野就放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每一次不同的新闻事件都会让你成长:视野不同,看待新闻事件的角度不同,眼界就开了;同时业务也在成长,这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给大家提一个建议,如果想在新闻行业有所成,一定要放宽自己的眼界,多去经历、体验不同的形式和现场,你就能成长,而不要只盯着一个位置。

就像校歌里唱的,要“珍惜春光”。一定珍惜在学校的时间,把基础和素养打好,多和老师、同学交流,你就会发现,当你走到工作岗位,在学校的积累,能帮助你在工作中解决很多问题,迅速地找到办法。

最后,真的感谢母校。虽然我回母校的次数不多,但是只要经过母校,总会想进去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里面的美好记忆。

(编辑:宋佳音)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