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未来艺术家人才招生培养新路径——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共艺未来”高中校长论坛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0发布时间:2025-11-28

(通讯员 游玉栋 摄影 杨中天 李嘉皓)为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机衔接,推动艺术类人才选拔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艺术类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质量,11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共艺未来:未来艺术家人才招生培养研讨”高中校长论坛。来自全国13个省份的近40位高中校长、教育专家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艺术类培养学院负责人齐聚中传学术中心,共同探讨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径。

本次论坛分为主论坛、学校重要教学科研和实践场馆参观、艺术类专业所在学院教学成果展示、各艺术类专业分科类论坛等四个环节。

主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主持。他对各位高中校长、书记、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中学长期以来对中国传媒大学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以此次论坛为起点,携手构建大中衔接的育人共同体,为具有艺术潜质的学子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作专题介绍。他系统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成效及艺术类招生改革和生源质量情况。

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家传媒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智能传媒时代艺术人才的核心素养,构建了以“文史哲考试”为抓手,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的“三位一体”选拔体系。中国传媒大学正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适应智能传媒教育发展趋势,持续推进“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系统优化校考内容与形式,切实提升生源质量和育人实效。

今后,中传将与全国广大高中深化合作,共同加强大中衔接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师资与课程资源的交流互换,深入研讨并完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有力的人才保障。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徐文兵、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校长刁婷婷作为高中校长代表进行了发言,并结合各自学校的艺术教育育人实践,分享了在艺术类课程建设、艺术社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果。他们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是本校学生重要的升学目的地,期待与中国传媒大学进一步深化合作,共享共建课程资源,在艺术人才的早期发现与持续培养上实现更紧密地衔接协作。


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图书馆、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电视学院光明影院、艺术展览中心等地标场馆,深入感受中传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艺术创作、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等方面的优秀成果。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等艺术类专业学院的教学成果展示,零距离感受学校艺术人才教育的独特魅力与丰硕成果。从创意十足的动画短片,到精彩纷呈的戏剧表演;从韵律优美的音乐作品,到声情并茂的播音主持展示,每一项成果都彰显着中传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教学成果展示后,分别进行了美术与设计类、播音与主持类、音乐类、表(导)演类等分论坛。与会人员表示,艺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破学段壁垒,推动课程共建、师资共享、评价共融,才能实现从“选才”到“育才”的全链条协同。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还观看了中国传媒大学原创音乐剧《周末要毕业》展演、第27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全国决选,亲身感受了中传“以人为中心,以作品为导向”的实践教育成果。

此次中学校长论坛是中国传媒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化艺术类招生改革、强化大中衔接的重要举措。未来,大中贯通活动还将不定期举办,学校将进一步拓展与全国中学的合作渠道,以中传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中传方案”为引领,共同携手构建艺术人才选拔培养共同体,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艺双馨、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传媒艺术人才。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