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传

中国教育报:适应传媒发展 构建大传播学科体系

   加强学科建设必须清醒认识学校所处的环境和定位。中国传媒大学认识到,要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传播领域持续深刻变革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中国传媒大学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策略,一是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之道;二是在整合捆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抓住重点,有所大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追求卓越;三是异军突起、特色取胜、整体提升、开放办学。具体到学科建设,就是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

  瞄准制高点,构筑学科高地

  抢占制高点实际上是一场艰巨的学科攻坚战,学校提出,对于优势学科领域,做到夯实基础、稳中求进,巩固制高点;顺应社会需求,在传统学科基础上整合创建新兴学科,率先提出建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和研究体系。对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学科领域,做到整合力量、先行一步,抢占制高点,如广播电视工程学科数字调幅广播的研究,成果即将应用于国家西新工程和全国中短波发射机的改造;对于相对弱势的学科领域,做到独辟蹊径、寻求突破,巧夺制高点,如从党报党刊入手的报刊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肯定;对于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学科领域,做到敏察大势、锐意进取,营造制高点,如广播电视产业化浪潮中的公共电视、传媒生态、媒介信息安全等都是亟待解决的战略性课题。中国传媒大学利用这方面深厚的根基,科学规划,取得优势,引领业界发展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黄侃说:学科制高点是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它的提出和实施,为学校营造、构筑、强化学科高地,取得同类学科领先优势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组建学科群,优化学科布局

  为实现学科发展战略,中国传媒大学借鉴国外高校学科建设经验,提出并实施了学科群方案,即将一些相关学科整合起来,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加强各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学校重点建设了新闻传播学、广播影视艺术学、传媒语言及信息处理、媒介经营与管理四大学科群。通过凝炼学科方向,打破院系界限,整合学科队伍,形成了力量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和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四大学科群均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和创新性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被政府或行业采纳。

  为适应学科群建设,打通学院和相关学科间界限,学校又成立了新闻传播学、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三大学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高福安说:充分发挥三大学部的功能,融合学科资源,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学科,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三个学部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学部的职责与定位,充分发挥学部在学科整合与协作方面的作用,促进学部内院系间的结合,完善学科布局,发挥多学科群体优势,推进学科群建设。


  遵循教学、科研、节目制作与科技开发三结合出理论、出成果、出节目的发展思路,中国传媒大学还设立了5个科研特区,为国家和地区传媒事业发展服务。科研特区以基础性、原创性的学术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取得了较大成绩。如京隆广播技术研究所在大功率微波无源器件的研发领域中,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创办新专业,拓展学科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高福安认为,新专业的设置不能靠想当然和拍脑袋来决定,必须依据社会需求和市场方向、依据国家需要和学校发展目标来科学决定。

  学校创办的新专业各自体现不同的特色。特色之一,新专业的设置要以广播电视发展为根基,满足迅速发展的传媒业、尤其是新媒体发展的要求和需求。如媒体创意产业专业、动画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都是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而催生出来的。同时注重体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文理融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像动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等,不仅要求学生技术过硬,理工科知识扎实,还要具有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特色之二,在服务中丰富新专业,在贡献中发展新专业,在实践中检验新专业,在社会需要中创办新专业。学校坚持植根广电系统,依托传媒界,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的方针,为以广电为重点的信息传播事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竭诚为北京地区经济和信息传播事业服务。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大批专业志愿者和摄像、转播、双语主持、解说人才,学校适时在相关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摄影专业设立了奥运摄影班、播音与主持艺术设立体育解说员班等。


  特色之三,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专业特色。新专业强调体现原创性、始创性,引领时代潮流。如传播学、媒体创意、动画等专业,是学校在国内率先创办或很早创办的。即使是属于传统专业中的新专业也立足学校实际办出特色,或创建以艺术与技术结合为特色的复合型专业,或创建传统学科与传媒学科结合的交叉型专业。


  特色之四,重视基础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适应建立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学校设置了一些互补性很强的新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音乐学专业等。同时,为促进基础学科和基础专业建设,学校成立了文学院、社科学院、理学院。


  特色之五,重视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和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努力使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专业成果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如学校将广播数字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广播信息安全,积极参与西新工程,融入信息行业建设体系的建设。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将以大传播的理念和视野,坚持以特色带综合,以综合强特色的思路,使各学科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建设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学科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21日第4版    作者 王维家)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