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双代会”系列报道之十七:苏志武校长作工作报告

  在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苏志武校长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 全力推进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建设》的工作报告。报告对两年来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对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于两年来的工作,苏志武校长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
    第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一是2005年下半年,学校扎实深入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实际测评,群众满意率达到98.25%,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学校安全稳定、统战、工会、离退休等方面工作全面加强。二是2006年5月,教育部党组任命了我校新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下半年,以面向校内外公开选拔的方式产生了五位新任副校长,完成了校行政领导班子的换届。推动干部制度改革,启动并实施了新一轮机构调整和中层干部聘任工作。三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是建立学生公共事务校领导交流日制度,在校园网主页开设“书记、校长信箱”,直接听取师生对学校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处理、答复工作。出台了《专职学生辅导员管理办法》等文件,促进学生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设立了团干部和辅导员的专项奖教金。五是胜利召开中共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明确了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四个发展理念,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
    第二,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是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取得成效。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张颂教授主持的《播音创作基础理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胡正荣教授主持的《传播学》等9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有34种教材进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录。二是实践教学工作明显加强。申报传媒类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喜获批准。目前共建设校、院两级教学科研实习基地78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认为我校“办学思路明确,定位准确,教学中心地位突出;稳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高度重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效显著;重视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标准健全,质量监控措施得力;重视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声誉好。”四是研究生教育在规范中发展。五是远程教育、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三个学院”顺利整合,并承担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六是南广学院蓬勃发展。
    第三,加强科技创新,科研工作和“211工程”建设取得新成绩。两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3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动漫等研发与人才培训基地》项目获得北京市资助资金1700万,《奥运背景下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项目获得北京市资金资助100万。完成科研成果1600余项,其中在SCI和EI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52篇。出版专著、编著及教材249部。具有领先核心创新技术的数字FM同步广播的组网工程项目,在国内FM同步组网工程招标中获得新的合同。我校多位专家进入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国家标准专家组和测试组。国家下一代互联网资料内容CNGI项目——“广播影视资料内容存储中间件系统”取得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即将通过中国工程院的验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的应用和工程化工作,在国内发射机设备制造商和广播电台两个层次扎实推进,进一步强化了我校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现代传播》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并荣获“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称号;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获得“2006中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创意产业基地”和“2006中国最具创意研究中心”两项奖;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语言分中心建成了国际首创的大规模、专用、多模态的传媒有声语言语料库;首都传媒研究基地在北京市18个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一;由吕锐教授领衔的“教育部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由我校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建的数字音视频技术研究中心获准立项建设。校内科研特区数目达到6个。
    第四,学科结构布局得到优化,师资队伍进一步壮大。一是新成立了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更名为“计算机学院”,“社科学院”更名为“政治与法律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与“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二是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通过教育部考核评估。目前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已达2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达4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4个。
    第五,扩大交流与合作,开放办学呈现新局面。一是国际交流合作继续快速发展。接待来访团组及国际会议倍增,两年内成功主办了“第三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暨“第四届亚洲传媒论坛”、中国传播学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10余次;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项目合作不断拓展新领域,加强了与重点大学、重点研究机构的交流。新成立欧洲传媒研究中心,进一步拓展了与国际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各学院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国外大学的高水平同类学科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节目制作等实质性合作。二是召开了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董事长会议。
    第六,搞好优质服务,管理与后勤保障工作明显改善。一是校园信息平台投入运行,办公自动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整合组建了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加强国有资产调配与监管实改善教职工生活、办公条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仪器设备采购管理,节约了资金。二是新研究生公寓(静思苑)和48号教学楼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中蓝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专项修缮工程100项,对教学及生活区基础设施进行了有效维护。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基本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成立北京中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面重组校办企业资产,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部署启动企业改制工作。四是加快技防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完成了“科技创安”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提升了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关于目前学校的重点工作,苏志武校长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一是要下大力气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坚定不移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使其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并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二是要加强基础学科和新办专业建设。三是要积极启动“十一五”“211工程”三期建设,重点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走人才强校之路。一是本学期完成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二是继续推进“382人才工程”项目,制订新一轮人才工程计划。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学术梯队、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继续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大力引进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学科领军人物,引进具有创新能力及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努力落实长江学者计划和引智111计划。三是要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四是要进一步提高科研规模和水平,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并注重将科研资源、科研成果和科研队伍建设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科研工作的优势和强势,引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协调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启动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和落实整改措施,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要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二要推进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三要认真践行“校园大课堂”的特色办学理念。四要稳定研究生培养规模,确保培养质量。五要推进远程与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完善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抓紧制定《中国传媒大学章程》。二是要严格实行预算管理。三是要大力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第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开工建设新图书馆、教学楼B栋、35万千伏变电站等重点工程;尽快启动二小新校园建设工作;扩展办学空间,创造条件建设新校区;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完成科技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园区建设;重视校园安全保障,实施科技创安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千方百计解决青年教工购房、住房上的困难,努力为教职员工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一是要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竞争实力。二是要发挥我校传媒领域的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在数字新媒体技术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信息传播内容研究、传媒人才培养与培训等方面,为社会、地方和广播电视行业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要要积极配合北京奥委会和北京市,全力做好奥运服务工作。
    第七,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学校改革与发展。二是要以党建工作创新为重点,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达标创优”活动,做好明年上半年市委教育工委对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达标检查(即党建评估)。
    苏志武校长特别强调,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质量、水平和层次,必须要找准问题,抓住工作的着力点,实现重点突破。争取在最近两三年或者“十一五”期间实现我校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国家级科技奖、“引智111计划”四个方面零的突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