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感动中传”:北京市教学名师 张育华教授事迹

    张育华教授,“新生代散文”代表作家,笔名于君。1982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后任明治大学客座研究员。1995年回国重返教师岗位。她长期担任《文学创作》课程的主讲教师,以独树一帜的审美感悟、理论高度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2009年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开启心智 更新教学内容
    先哲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激发出来的工具和方法。”张育华老师说:“在价值取向趋于多元的当今,教育的本真使命何在?教育者的启蒙担当如何应对复杂的现代大学语境?大学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主体文化人格?作为一名教师,我想,首要的是用自己的言行来回应上述时代命题。”
    在教师岗位上,张育华老师本着“开启心智,激活想象,鼓动创新,提升境界”的教学宗旨,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注入本科教学。她打破沿袭已久的写作类教学窠臼,打造既有前沿理论高度,又深入浅出、行之有效指导学生审美实践的课程内容,给予学生开阔的审美文化视野,激活高起点的创造活力,并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道德品位、价值情怀同步增长。
    将积淀多年的审美创作体验融入课堂教学。作为散文作家和电视综艺节目、专题节目的策划人与创作者,她努力带给学生有效指导艺术创作的真知灼见和深邃感悟。
    将课程中单向度的知识结构更新为多元复合的内容架构,打通隔断、广纳资源。在大纲实施中,注重打通不同艺术门类、艺术文本之间的隔断,全方位调遣授课资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处于清新鲜活的敞开状态。
    将课程内容做动态化、开放性的设置。以敏锐的文化触角,密切呼应不断变迁的社会文化语境,及时将世人关注的热点、焦点,乃至全球热议的重大话题吸纳进课堂,从多元视角、不失价值尺度地厘清事态、探究根源,全方位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审美表达的能力。
 
锐意创新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法的研究上,张育华老师锐意求新:
    创立研讨式教学。在《文学文体写作》课上张老师带领同学们“模拟文学编辑部审稿论证会”进行课堂教学。枯燥的文体课教学变成热烈的编辑部会议,同学们踊跃发言、热烈争辩。就在你来我往的研讨中,问题逐渐澄清,思路逐渐明晰。
    动手训练一箭双雕。在书面作品和视听作品的批改上,她鼓励学生转换角色做评委,这样既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性,发现解决了实践作品中的问题,又一箭双雕矫正了学生在审美判断上的偏差,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
    精心设计课堂节奏。将问题、议题、命题富于张力地加以系统组织,将抽象论述与生动个案起伏交织;将语言描述与视听呈现有机穿插;将流畅的线性讲述进程与悬念刺激等叙事手法交融并用,从而有效保证了课堂讲授流程的灵动和课堂气氛的生动,使学生始终葆有兴致盎然的课堂接受状态。
    同学说:“每次上完张老师的课,心中都是快乐而充实的。是她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她常说‘世界很大,我们的文化心怀也应该很大’,现在我还会时常翻看那些在她的课上记下的笔记,依然会从中发现新的收获。”
 
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2003年,经民主竞聘选拔,张育华老师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五年期间,除完成学校部署的日常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外,她主动厘清并理顺了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中责权不清等困扰;组织了学院内部9个本科专业的课程归属、课程调整、课程建设;组织学院内的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建立奖励激励制度,鼓舞了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的积极性;组织落实学院内的三级听课制度,教学经验交流会议等;由她发起、组织的问卷调查——“假如我站在21世纪的大学讲台”,在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作为教改经验经由教务处在全校推广。
    2008年5月,张育华老师调任教务处工作,在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支持下,与教务处全体成员同心同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人手匮乏、日常工作和质量工程各项工作繁重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大刀阔斧开展公选课改革,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通过广泛调研论证,在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中组织了辅修/双学位试点,为落实校园大课堂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了推助作用;同时,积极组织09版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拟定了前沿系列教材的论证出版,深度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密切与业界的深度合作。在历任教务处长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务处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务处”称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