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一个特别有战斗力的团队——专访我校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

      高晓虹老师正指导学生做编辑作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创设于1959年,经历了几代教师的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了以国家级教学名师高晓虹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老中青三代梯队建设合理、学缘结构丰富、基础理论扎实、业务水平精湛并且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学历教学团队,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学团队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和教学建设上取得卓越成绩;以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为原则,打造出一支领导中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理论发展的学科队伍。
  专业细分的人才梯队高晓虹教授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团队的最大特点:我们是一个特别有战斗力的团队。当下学科发展呈现“大传播”和“跨媒体”的趋势特征,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着力加强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基础理论与前沿理论的共同发展。
  团队中,既有最早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如朱羽君老师、叶凤英老师等,创建了完整的广播电视教学体系;又有参与及密切关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的中年学者,如高晓虹、何苏六、王晓红、徐舫州、刘宏等;同时,还有曾祥敏、张龙等拥有博士学位、国际视野的年轻教育者。教学团队不仅使广播电视既有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得到传承与发展,而且积极开展前沿课题的探索与创新。
  与此同时,团队特长细分、相互补充,整体师资雄厚。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保证教师各有所长,满足学科细分要求,同时更深入研究广播电视教学的多个领域。高晓虹教授的电视编导、何苏六教授的纪录片、王晓红教授的电视编辑、曾祥敏教授的电视采访、隋岩教授的文化学、刘宏教授的新闻理论、徐舫州教授的电视解说词及节目类型学等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完善本专业的教学体系。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极富创新能力,团队成员之间默契协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科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团队带头人的高晓虹教授执教近三十年,讲授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电视新闻》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她个人也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全国“百优理论人才”等多项荣誉。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视野开阔,与业界互动密切,教学成绩突出,已合作完成多项教学和学术研究课题。其中,《二十一世纪传媒人才综合素质‘五条线’教学体系》项目获得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暨“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二十一世纪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电视新闻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获得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暨“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应用电视学》教材获得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不仅教学成果突出,团队的科研实力亦是雄厚,如有两个正在进行中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和《新闻传播人才跨媒介培养范式研究》等。此外,还有多个已结项课题如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闻学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模拟新闻编辑部的情境教学方式研究》等。
  面对团队取得的成绩,团队成员也有着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如王晓红教授说:“我们是一个非常团结,非常有凝聚力的团队。大家都特别敬业。”曾祥敏教授也认为:“我们团队属于教学科研型团队,教学方面必须在全国高校的专业里是排头兵,起到示范作用。”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团队的浓浓情意。国际视野下的现代化教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并且形成了基础理论与前沿业务相结合的教研模式、严谨务实的教学风格、端正亲切的教学态度、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并且打造出了一套贴合专业特色的“五条线”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写作、外语、观摩、创作五条主线贯穿于教学始终。
  高晓虹教授分别介绍了五条线的具体内容:“理论线”主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国情认知、逻辑训练,如以小班授课方式开设《专业著作选读》课等;“写作线”则通过课程设置、课外训练等全方位锻造学生的写作能力;“外语线”在基础外语课程之外,增加专业外语和外语能力训练课程,通过比赛、国际交流等形式提升学生外语能力;“观摩线”通过课程、讲座、展映等形式锻炼视听思维;“创作线”主要通过开设创作系列课程,如《图片摄影》、《DV创作训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为了培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国际视野,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外语,适应全球化时代、创新型国家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积极开展双语教学。高晓虹教授介绍说:“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由留学或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开设的《电视新闻导论》、《新闻摄影》、《电视报道》等12门英语教学课程,另外还有4门课程在积极建设中。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为我校开展国际化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一直与各国际知名新闻院系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合作,如美国爱默森学院、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巴黎第二大学等。团队每年都派出教师赴国外进行访问交流,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培训。王晓红教授提到“我们每年都派人到国外去参加国外五大新闻传播学的会议,不光是要去听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老师积极地在国际上发表学术论文。”曾祥敏教授也表示:“走出去”极大促进了团队成员视野的开阔。与此同时,学生的国际学习实践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团队教师连续5年组织学生考察团赴欧洲参加波茨坦电影节、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参观访问欧洲著名高校等。
  正是因为对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创新,团队得以培育出了大量的优秀学子,他们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如06级王晓丹获得“第三届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三分钟DV设计大赛一等奖;06级丁步亭获得第七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大学生国际影像节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奖、年度作品大奖;08级裴迪获得台湾时报“金犊奖”两岸经济协议广告宣传佳作奖等。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治学之路电视与新闻学院的产学研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创意咨询中心(MICC)”已经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北京电视台、辽宁电视台、苏州电视台、佛山电视台、滨海电视台等各级电视媒体机构进行了多个横向课题的合作。高晓虹教授、何苏六教授、王晓红教授等积极参与电视媒体策划与制作的教师队伍,紧跟前沿实践,不断丰富、完善教学理论体系。
  此外,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面向校内外学生和一线工作人员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辅修/双学位”课程。该课程教学主要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导向,为各级政府宣传部门、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培养拥有多重学科视野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学习期满后,可获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位证书。(课程设置详见附录)最后,高晓虹教授对团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强调:“未来团队要紧密跟进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积极把握广播电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办学主体,在以‘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造’为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融合各相关学科,加强多媒体技术的互动,紧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努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局把握能力、专业精神、团队意识的创造性、复合性人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