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录】周开基:中国首批斯瓦希里语外交官

他是中国第一批小国语种学习者。

他是第一批进入非洲的中国援非专家组成员之一。

他通晓三国语言,用一生践行着“实践出真知”的哲思。

他用十五年的驻非时光见证了中非友谊的发展。

他把三十六载的热血抛洒在外交事业中,把青春奉献给他挚爱的祖国和热情的非洲人民。

他是我国第一批斯语外交官,周开基。

1965年 周恩来总理访问坦桑尼亚时接见使馆、

专家组人员时的合影三排左一为周开基)

1964年,从广院首届斯瓦希里语专业毕业后,由于国家需要,他远赴非洲,从此进入外交部。实践出真知是他所践行的哲思,近半个世纪以来,从翻译到外交官,从驻坦使馆到驻美、驻韩使馆……他曾与非洲战士一起摸爬滚打;也曾数次接待国家元首,浇灌中非友谊之花。他坚持不懈地在风云变幻的外交一线辛勤耕耘,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求学·与语言结缘

第一批斯语学生 无师也要自通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它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我现在对斯语还特别地爱,特别有感情!”多年以后,在谈到广院求学经历的时候,周开基这样说。斯语对于他,就像是让鸟儿腾飞的空气。 

1960年,已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过两年俄语的周开基没有想到,成绩名列前茅的他,竟会被国家调配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斯瓦希里语。“当时我们对这个语言的了解根本就是一片空白。只知道这是东非的一种语言,是周恩来总理要求办的,在中国还是首届。”周开基这样回忆道 。

但万事开头难。正因为那是中国首届斯语班,当时没有一个懂斯语的中国人,加之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灾害肆虐华夏大地,斯语班的开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开学初的一年,学校从国际广播电台请来了来自桑给巴尔黑人外教拉扎克作为唯一的一名专业教师,但他只懂斯瓦希里语和英语,斯语的教学要通过陈家宇老师用英文逐字逐句用中文给同学们“搭桥”才能缓慢进行。

但一年后,黑人专家甩手去了苏联,斯语班的开办顿时陷入尴尬境地,校领导都为之担忧。

“既然办了这个班,我们就要把他办好,咱们自力更生,无师也要自通。”尽管阻力重重,时任外语系主任的金荣景坚持要把斯语班办下去,发动同学们自主学习。“没有老师的日子里,大伙儿干劲十足地展开了近一年的的自学时光。大家集思广益,坐在教室里一块儿讨论、研究,自教自学。不给我们路,我们开一条路;不给我们天,我们就劈一个天”周老回忆时说,“再苦再累,我们都要坚持学下去”,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这门语言是神圣的。 

终于,从桑给巴尔来的新教师尤索夫在第三学年任聘,斯语教学这才恢复正常。

就像幼苗在经受磨难后成功破土,现在回忆那段艰苦岁月时,周开基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当年的刻苦没有白费,“我们填补了国家外语史上的一片空白!” 

语言学习有高招

1975年至1977年,回国后的周开基开始进入外交学院,学习英语。外交学院的英语教学不像青年时代斯语时的那样,并没有系统地语法学习,全部课程都以口语课为主,跨越理论直接应用。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一定要重视小国语种的教育”。精通两门外语的他,谈笑间总能在中、斯、英三种语言之间无缝切换,并展现自己对外语学习的独到见解。

“首先要树立信心,不妄自菲薄——”他认为不论是在外语教学中还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这一点都至关重要。“学外语也要像毛主席所说的‘战略上要蔑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

他提倡语言学习者要做到四勤:勤动脑、手、眼和口。所谓动脑,最重要的是要打破中文思维,进入外语的语言方式;所谓动眼,是眼睛要学会吸收营养,让所见即所得。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他开始尝试所有科目都用斯语记笔记;在非洲的日子里,每到一个地方,只要看见有文字,他就会随手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作为优秀的斯瓦西里语翻译,他强调中文功底的重要性。他说:“翻译不是翻字面意思,而是抓中心思想,意译比直译更符合外国人的思维习惯,这就需要强大的理解能力和中文基础。”另外,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明白,即使是在外交部这种以外事工作为主的部门工作,大部分时间也是要使用中文的,因此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中文能力是必需品,非常重要。


非洲印象

美丽的意外:踏上非洲大草原

1964年,还没来得及参加毕业典礼,周开基和另外两名同学就被国防部“借”去非洲做翻译。当时,中坦关系发展迅速,一批援助坦桑尼亚的武器运送到了非洲。但中国军官要想在非洲开展使用训练,还得要中国的斯语翻译来搭桥协助。于是,本已分配至外交部的周开基便被国防部“借”用,加入了中国第一批赴非专家组。可谁也想不到,这一“借”,便是五年。五年时光里,专家组曾分别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坦桑尼亚尼雷尔总统亲切接见。周老将外交部视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时刻提醒自己,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

热情善良是坦桑人民给周老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军训团的日子里,我们与战士们朝夕相处,这是我第一次与非洲人第一次这样深入的接触”每周六晚周开基和同事都会为战士们放映《上甘岭》、《董存瑞》、《地道战》等战斗影片,他清晰地记得坦桑朋友观影时候的情景——每每看到中国人的敌人被打败了,他们都高兴得拍手称快,既喊又跳。“那场面真是激动人心,让我感慨不已,我们也融入其中跟着雀跃起来。”

六十年代初,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才刚刚开始,在东非坦桑尼亚,中国人的面孔以军事专家组的身份出现令在坦英国人、印度人大为吃惊。“他们一开始见到我们还认为是日本人哩!在他们眼里,六十年代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搞科技经济援助项目应属于西方世界发达国家的事”。更不安的是,许多西方国家担心坦桑接收中国的援助会使坦桑受到中国红色革命思想的影响。周老还记得,当他们专家组到达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不几天,英国报纸便发表文章指责坦桑接收红色中国的军事援助。但坦桑总体尼雷尔硬是顶住西方的压力,坚持同中国友好,他坚信中国政府和人民才是坦桑政府和人们可信赖的朋友。

三十余年外事工作,周老见证了中坦友谊的发展,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现在,如果一个中国人出现在坦桑尼亚的任何地方,老百姓都会伸出大拇指向

你喊‘乞拉,乞拉,拉非克’(意为中国,中国,好朋友)。每当这时,怎能不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把face揣在兜里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

——毛泽东

这是周开基最喜欢的名言之一,非洲是周开基真正学习斯语的地方,正如他所说,实践出真知。前前后后十五年,他在异域广袤的土地上成熟,从一个学斯语的学生转变成一个优秀斯语翻译,从一名翻译转变为一位中国的外交官。“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实践出真知、出智慧”

“我的斯语也是在这时候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词汇量爆发了,什么‘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榴弹’、‘轻机轮’、‘火箭筒’等武器名词都是在这个时候学会的。”不管是当地的战士、营长还是连长,我们都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学外语就是要不耻下问,把face装进兜里,不怕错。” 周老打趣儿地说。

苦中有乐

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虽然当时的非洲土地贫穷落后,医疗条件也不好,但周老还是很喜欢那里的生活。

高大巍峨而沉静的乞力马扎罗山,白色的沙滩和碧蓝的海洋,纯净的天空,丁香绚烂绽放的桑岛,年轻的黑人小伙儿亲手摘下来的椰子……一景一物,都在周老的脑海中构成了生动美好的印象。虽然工业不发达,但有清洁的空气;虽然没有蔬菜,但是它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然在这里以最淳朴的一面呈现,甚至在参观野生动物园时,被关在笼子里的是人而不是动物。


外交路:勤恳踏实地走

把好事做到底

1964年中坦建交,也就是在这一年,还带着几分学生气的周开基被外交部派往坦桑尼亚。坦桑尼亚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受援国,为了给“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非洲人民助一臂之力,中国从1964年开始向坦提供军事、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各种援助,坦赞铁路、友谊纺织厂、姆巴拉利农场等援建项目遍布各地,但语言障碍成为必须克服的难关,如何“将好事做到底”,让这些援助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一大挑战。周开基等广院学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国家需要奔赴非洲的。当时所有机械使用说明都使用中文和英文,1964年到1969年期间,我国向坦桑捐赠了大批各类物资。经过数月的挑灯夜战,所有设备都有了一册斯瓦希里语版说明书;他们的耐心指导不仅保证了捐赠物的正确使用,更在坦桑人心中种下一颗友谊的种子,推动了坦桑的民族独立。

周开基在斯语50周年庆典座谈会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2011年) 

难忘九七霍乱

六十年代初,在中、坦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为保证我国同胞的生命安全,两国签署了我国向坦方派遣医疗队的协议,周老见证了第17批中国医疗队赶赴一线进行人道主义医学援助。

令周开基永生难忘的是1997年的那场霍乱。由于雨季长,雨水量多,生活习惯和卫生环境的原因,造成了桑给巴尔1997年12月份霍乱暴发流行,疫情十分严重。据记载,这是自1887年以来霍乱流行最严重的一次,周老回忆道,当时桑给巴尔全岛陷入恐慌,各行各业呈现一片萧条,游客几乎绝迹。中国医疗队员及桑方医务人员频繁穿梭在各个病房间,忙于救治病人。当时,桑岛药品奇缺,医院和私人门诊药房连一瓶盐水也买不到。中国医疗队也仅有几十瓶大型输液,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中国医疗队就桑岛的霍乱流行情况和医院的状况向中国驻桑领馆汇报并请求支援,1997年12月19日,作为桑馆馆长领事的周开基主持领馆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成立了防治霍乱领导小组,由副领事朱伯洲和医疗队詹乐寰担任正副组长。在党和祖国亲人的关怀下,一批霍乱疫苗通过中国卫生部、外交部的安排,由飞机很快运送到达累斯萨达姆。中国驻桑领馆和医疗队同志发扬了互助友爱的精神,将数量不多的霍乱疫苗一部分给了驻达累斯萨达姆的中国使馆同志,其余的疫苗迅速运至桑岛。当医疗队员接到了从祖国运来的霍乱疫苗时,大家心情十分激动,他们欢呼“祖国没有忘记我们!”终于,这一关顺利度过。

另一片天空

人生充满了意外,1985年后,本以为会将一辈子奉献给非洲大陆的周开基被派往中国驻美大使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要负责侨务工作。此时距离他在外交学院学习英语已有10年,工作语言突然从几乎已成为第二母语的斯语转换成英语成为一大挑战。但他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再一次渡过难关,不出几月,对侨务工作熟悉、语言极具天赋的他很快适应了工作,并受到华人朋友“忠职侨务”的称赞。

最后一次赴坦是1995年,此时经历改革开放的中国迅速发展,中坦关系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坦桑看到中国的成功经验,试图借鉴以发展本国经济;桑给巴尔市作为东非坦桑尼亚共和国桑给巴尔大省的首府,地处赤道偏南,位于坦桑大陆东部印度洋中的桑给巴尔岛上,公路交叉纵横通向岛内各地,亦可通过水路和航空到达岛外各地。与桑给巴尔市几乎同在一条纬度线上海南省海口市,在周开基的积极努力下,1997年10月,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市成为友好城市,为中非关系进一步深化助力,这也成为周老在任的“收官之作”。三年间,周开基埋头苦干,努力工作,促成桑给巴尔总统萨勒明访华成功,实现了他盼望四年来的宿愿。

为毛主席做翻译(毛主席身后人为周开基)

“为国家奉献是外交人的必修课”

2000年,周开基回国,三十六年的外交生涯至此画上了句点。他把最灿烂的青春时光奉献在了东非大草原。热爱祖国、立场坚定、忠于职守、严守纪律是他一生坚守的原则,也是支撑他几十年来不断前行的力量。回顾自己曾走过的路,周开基说,因为常年驻外工作无法陪伴妻子,儿子的成长也几乎无暇顾及,他亏欠家人太多。但是,他始终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光荣和骄傲。

他说,“为祖国奉献是值得的,这也是一名外交人的必修课” 。

共和国会记得这个名字。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