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会议新闻如何凸显“短实新”

国内新闻媒体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持续加大文风改革力度,使得更多“短、实、新”的新闻报道应运而生,尤以近期会议报道为甚。会议报道,不仅有助于人们感知清新文风和报道创新的脉动,更能从中探索今后文风改革的努力方向。如何做好会议报道,可以说对当下新闻文风改革有着风向标的意义。


短:力戒空话套话求简洁

前些年,一些新闻媒体会议报道形式僵化、内容生硬、篇幅冗长,受众不爱看、不爱听,影响了传播效果。今年以来,浙江一些新闻媒体力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言之有物。

报道力求短些再短些。新闻媒体在不影响会议主要精神报道的前提下,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对一些无实质内容的题材不做报道。以短见长,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人读来轻松而有回味,既扩大了新闻报道面、增加了信息量,又使报纸版面语言更富张力。如在报道一位省领导活动时,《浙江日报》只用120余字,浙江卫视报道时长只有24秒,这种以前所未有的“短”体现了实实在在的“改”,让会议报道回归新闻本位。

力戒空话套话。求“短”,关键是要杜绝空话、套话。对受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对涉及地方重大决策、信息量丰富的新闻,要用适当篇幅让受众对两会精神有透彻了解,但也要力求简洁明了。如每年都要刊发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往年《浙江日报》要刊出1个半至2个版,而今年只用了1个版,还插入了两幅图表,篇幅短了,但内容更丰富更实在更精彩,各方反应都很好。

评论力求简单明了。评论因思想深度、观点评判,而引起受众热议。评论文章有思想、有内容、有新意,内涵丰富,有画龙点睛之妙、锦上添花之效,起到引领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因此,评论历来是会议报道必不可少的锐利武器。新闻评论如何改文风?《浙江日报》在不久前分别推出社论《为“两富”现代化献智出力》《牢记责任 干在实处》,篇幅虽然仅千字左右,但这些评论观点鲜明、主题突出、针对性强、说理透彻,将观点和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讲的是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容易引发共鸣、达成共识。显现了新闻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实:紧扣热点难点话民生

在今年浙江省的一些重要会议报道中,浙江新闻媒体有意识地强化了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贴近民生的专题专栏,努力把会议议题与广大群众的关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大会热点、焦点、难点话题报道好、宣传透,形成高度与贴近的有效统一,并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积极引导舆论。

紧扣热点,着眼民生。对民众关注度高的民生热点难点话题,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报道,并将之做深做透,这样的新闻报道受众爱看百姓爱读,这就是改进文风所要体现的“实”字。如《浙江日报》“热点面对面”专栏,从工作视角转向民生视角,讲实话,讲老百姓的话,真正关注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故事、有见解,句句关乎民生、字字饱含深情。

直面问题,注重实效。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因此,新闻媒体要反映民众呼声,聚焦社会热点,回应民众关切。浙江卫视播出的从未富先老到老有所养、谁来保证食品安全、直面雾霾大考等民生问题,切中社会热点话题,并展开互动讨论,关注问题在哪、矛盾在哪、如何求解,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直击民众关注,展现会议新风。今年中央明确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切从简,改进会风。浙江新闻媒体集中反映了本省一些重要会议简化形式、注重实效开好会的新风尚。《浙江日报》就读者关心的会议新气象、新亮点,刊发了《手续简便 会风务实》《改变,已经发生》等报道,向读者描述了会议新风拂面而来——会风务实了,程序简便了。


新:丰富新闻元素促互动

不断创新,新闻报道才有不竭的魅力。会议报道“规定动作”多,要创新难度大。浙江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体裁,采用多种新闻元素,通过会内会外各种互动平台,注重新闻价值,讲求宣传实效,提升报道的传播效果。

互动形式多样。浙江新闻媒体就某一内容,约请与会人士谈论各自看法,随机采访民众表达的所思所想,收集网友发表的“留言”,实行会内、会外热烈互动,增强普通百姓对一些重要会议的参与度,充分体现社情民意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氛围,提高会议效率。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的微评论栏目,每天针对一个新闻事件或一个主题,以独到的观点和深透的评析,引发网民较大共鸣,积极营造网络舆论氛围。

运用多种新闻元素。浙江平面媒体充分运用多种新闻元素强化版面创新,使版面编排和表达方式清新活泼,读起来轻松自如。《浙江日报》在重要会议期间刊出表现政绩观、行政审批的漫画,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创意独特,抢人眼球。这些漫画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由“实”及“虚”,由表及里,配得烘云托月、恰到好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