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小剧场戏剧:小空间要有大格局

图片从左至右:《纪念碑》《浮生六记》《空中花园谋杀案》


倘若绘制一幅有关当前戏剧生态的艺术图谱,小剧场戏剧无疑将作为重要的创作类型,成为人们观察戏剧文本创作、审美走向、文化趣味、市场选择时难以绕开的艺术形态。近10年来,京沪两地的小剧场戏剧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市场与社会效应俱佳的作品,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隐患。2010年前后,由于小剧场戏剧的创作水准、演出门槛比较低,个别制作团体在片面追求票房和市场效应的过程中,上演了一些制作浅浮粗陋、草率仓促的剧目,这些剧目不仅没有得到好口碑,反而造成了小剧场戏剧艺术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9月,文化部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希冀通过展演加研讨的方式为国内小剧场戏剧的健康发展理清方向。此后,与小剧场戏剧相关的展演活动日益增多。这些不同类型、规模的小剧场戏剧展演活动,不仅助推了小剧场戏剧的观演热情,带动了创作者艺术理念、市场观念的调整、变化,而且体现了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对小剧场戏剧的关注程度和扶植力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引导和扶植后,时下的小剧场戏剧创作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体现了哪些值得注意的新特点、新问题?由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东方文化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刚刚在京落幕。这是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小剧场戏剧展演活动,无论是作品的题材、样式,还是参与人员的组成、制作团队,乃至商业化过程中积累的正反经验,都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值得探讨的创作话题。


新团体、新力量促进小剧场戏剧耳目一新


据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吴然介绍,2012年北京舞台演出的票房总收入是15.27亿元,全年营业性演出21000多场,其中,小剧场演出占整个演出的1/3;而截至2013年上半年,小剧场戏剧的演出依旧占整个演出场次的1/3,这就相当于在北京每天60场的营业性演出中,小剧场戏剧就占到20场。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们的戏剧创作生产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国有话剧院团难以一枝独秀,它们推出的剧目也不再是观众走进剧场的惟一选择。众多小剧场戏剧演出的背后,是越来越多民营戏剧团体、制作机构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民间戏剧创作演出的活跃,像北京的李伯男戏剧工作室、优戏剧、黄盈工作室、开心麻花、哲腾文化、盟邦戏剧、木马剧社、戏逍堂、龙马社等,都是伴随戏剧市场的逐渐成熟、稳健,在小剧场创作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一定的票房号召力的。与此同时,在小剧场戏剧的创作实践中,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戏剧编导人才,如李伯男、王翀、黄盈、邵泽辉、赵淼、周申等。他们有各自的创作理想和审美追求,都在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舞台标识。种种探索努力为他们赢得了稳定的青年观众群和艺术追随者。

新团体、新力量的加入,使得小剧场戏剧的创演面貌发生变化。从本次展演看,民营剧团制作的剧目约占参演作品总数的一半,在戏剧评论家童道明看来,“民营剧团已经成为小剧场戏剧的主力军”。此外,以国有戏剧院团为主导,基层话剧团体、转企改制的戏剧院团的加盟,也基本上反映出当下小剧场演出市场兼容并包、多元并存的现状,它们共同推动着小剧场戏剧演出的繁荣。吴然认为,与前几年相比,小剧场戏剧创作显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反映时代特色和主流精神的作品多了起来;同时,通过鼓励不同艺术样式的参与,小剧场戏剧已逐渐扩展到了各类演出样式、各种表现风格,演出形态更加丰富,令人耳目一新。


文学性不足仍是薄弱环节


在此次参展的25部作品中,除了改编自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或者对历史上经典剧目进行创新演绎的作品外,共有15部原创剧目。就原创作品而言,现实题材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像《彼岸》《建家小业》《女人初老》《向上走,向下走》《招租启示》《妄谈与疯话》等作品,都把视角放在了探讨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上,描述现代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展现出青年一代奋力打拼、追寻梦想的历程。虽然都在关注当代人的所思所想,但清一色的“致青春”系列,难免让人觉得缺少点丰富和多元的风格色彩。有评论者认为,这种创作倾向的出现与走进剧场的大都是青年观众不无关系,因为表现年轻人的情感和生活,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但现实生活是丰富的,适合小剧场表现的不仅是私人的情感,其话题理应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性和前瞻性,理应在把握人的复杂性和现代性上有所作为。这就涉及了文学性的话题。

北京剧协秘书长杨乾武认为,从近一个时期小剧场戏剧的创作内容看,有些剧目不是在用文学思维、剧场思维进行创作,而是习惯于单向度的影视思维,不自觉地就把影视剧创作中曲折离奇的故事、家长里短的人情、缺乏内敛的人物形象搬到舞台上,剧情略显拖沓。童道明认为,如今的小剧场戏剧演出,笑声有时候会成为衡量演出成败与否的市场杠杆,像“一个半小时200次笑”这样的宣传卖点也时常见诸报端。“我们希望小剧场戏剧能为观众带来笑的愉悦,但是这样的笑不能是廉价的,而应富含文学基因和思想力度。”童道明说。在喜剧性与形象塑造的结合上,小剧场戏剧的创作者还应该继续努力。


“小剧场”不是“大剧场”的缩小版


新时期以来,小剧场戏剧一直是在两个向度上向前发展,一个是叛逆、实验、先锋,注重剧场性、个体性的探索,寻求戏剧发展的多种可能,像《绝对信号》《屋里的猫头鹰》《思凡》《切·格瓦拉》等;一个是回归现实、关注民生,像《留守女士》《同船过渡》《情感操练》《www.com》等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展现社会转型在人们内心世界掀起的波澜,呼唤人间的真善美。两个向度虽然艺术风格不同,但却都在充分利用小剧场空间小的特性,积极探寻戏剧与当下对话、互动的方式、路径。此次展演,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两种创作倾向。像《向上走,向下走》《保尔与冬妮娅》《彼岸》《纪念碑》等剧,都在小的空间演绎和呈现出历史、时代的大格局,用一幕幕悲喜剧传递着人性的复杂与困惑。

导演査明哲认为,小剧场戏剧在新时期的重新崛起,“救亡”是它的重要责任。虽然如今的小剧场戏剧已经占据了话剧演出的半壁江山,但无论其发展规模如何,小剧场戏剧的艺术特性和思想锋芒不能丢。首先,小剧场戏剧不是大剧场的缩小版,真正带有小剧场戏剧艺术个性的作品,两种剧场空间是不能随意置换的。其次,小剧场鼓励开放的思维,要坚持现实主义,但也要不拘一格、兼容并包。然而,现在看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层次较浅,虽然学到了西方的不少表现手法、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养分,但是对内容的思想把握、精神开掘还不到位。


小剧场戏剧要有清晰的文化定位


面对市场与生存、商业选择与艺术坚守之间的冲突,小剧场戏剧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子认为,商业化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同质化,很多从事小剧场戏剧的人往往看到某一个题材、某一种艺术类型火热后就都一拥而上,向着同一个方向挺进,这样一来,观众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艺术探索离不开大的文化背景,为了走市场,把一切商业化的元素都塞进小剧场的做法并不可取。

此次展演中,很多剧团选择了经典文学作品、经典剧目的改编、新排,不容否认,有些作品充满新意,利用当代意识很好地激活、丰富、发展了原作的精神蕴涵,但也显示出创作者在艺术表现形式、探索方向上趋同的弱点。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王敏认为,像《雷雨》《雾都孤儿》《黄粱一梦》等剧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叙事体的形式,添加了过多的情感阐释,这些评价意识、间离效果的出现,使得演员的表演张力大打折扣,影响了观众对剧作精神的把握。她认为,质朴的演出并不见得文化内涵缺失、简陋的舞台并不意味着艺术质量低下,有了好的剧本,创作者还是应该在精湛细腻的表演上多下功夫。这些真正考验演员功力的东西不能虚化。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