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双一流”建设须回归教育本源

2017-04-07 │ 浏览次数:2483

高校需要“大变革”
  在王树国看来,高校在面对“双一流”时,需要避免急功近利,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高校不需要强调对自身的改革?对此,王树国给予了坚决否认。
  “高校恰恰是需要大变革,而且‘双一流’也一定要促进高校变革。”他说。
  “当前社会对高校经常有批评之声,对此我们要认真反思。”王树国表示,大学本该作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但如今,颠覆性的技术常常在企业而不是大学产生,具有引领性作用的新思想、新理念也有不少产生在大学之外。那么,大学的作用如何体现?
  究其原因,当前大学距离社会的需求有些远。“为什么要强调大学改革,就是因为大学在慢慢脱离社会。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办学,这导致了社会与公众对大学的种种不满,但追根溯源,是我们自己的表现没有让公众满意。”王树国说。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对于这“三个面向”,王树国深以为然。
  “大学需要一场变革,而且不是一般力度的变革。大学要真正和社会融为一体,引领社会发展。一所学校是不是一流大学,关键看这所学校在国家的发展建设中能否做出一流的贡献,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王树国说。
  “顶天”“立地”是一个过程
  每当谈到高校对社会的贡献,尤其是科技方面的贡献时,人们通常爱用到的两个词便是“顶天”和“立地”。其中,“顶天”代表的是对前沿基础科学的探索,而“立地”则是代表了对应用学科的探索。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两条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的“平行线”,然而王树国却并不这么看。
  “‘顶天’和‘立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于任何科研人员和单位来说,并不能一下就顶到天,当然也不能一下子落到地。”他说。
  2016年底,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项目产业化工作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超临界水蒸煤” 技术逐步迈向产业化。
  “这一项目的负责人郭烈锦教授从事超临界水研究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开始时也只是从事基础科学领域的科研积累,当基础研究有了一定成绩和国际知名度后,他们开始小范围地落地试验,试验成功后,他们才在之前实践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产业化。这就是一个从‘顶天’到‘立地’的完整过程。”王树国说。
  他表示,从科研人员的成长角度说,开始时一定要从事基础研究,当积累一定程度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能提出独立的课题了。但要提出好的课题,就必须了解社会需求。此时,科研人员便会自觉地开始关注应用,而当他们的课题终于应用时,成果也就自然落地了。
  “‘顶天立地’是一个整体成果,不是个人的成果。一所学校一定要有的成果‘顶天’,有的成果‘立地’,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王树国说。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个系统中,大量科研人员的工作重心是放在了“顶天”的一端,而对于“立地”端是缺乏规划的。“其实有很多教授有很好的项目,完全可以落地,但因为我们的‘指挥棒’并不倾向于此,这就导致了科研人员在完成基础研究后,并不是顺理成章地探索技术应用,而是转向其他研究。毕竟,‘顶天’项目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头衔。”
  2016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些激励措施。“希望政策能发挥激励作用,引导高校的科研成果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实质性贡献。”王树国说。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