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流学科标准培养一流青年教师

2017-12-01 │ 浏览次数:6280


二、督导指导结合,完善青年教师培育机制

结合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新闻传播学部对教学督导组的人员构成进行了调整优化,推选教学质量与口碑双优的老师作为督导组成员,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保证对教学情况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和正规化的督查。督导组成员每月都会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从教师备课情况、教风教态、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反应以及教室环境等多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大力宣传推广好的教法经验。督导组在学部院领导的支持下,加大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与监控力度,每个学期在中青年老师中间开展授课观摩、教学质量互查及教学点评活动。在学生当中,根据推荐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组成学生课程信息反馈小组,就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学效果等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

与此同时,新闻传播学部还设有教学指导组,定期与青年教师见面,对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案撰写、课件制作、音视频等资料积累、作业及实习实践方案计划等进行深入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化解教学中的困惑与疑难问题,提高课程质量。

 

对新入职教师或新开设课程,指导组会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专门的课程及课堂教学指导,比如让其开展30分钟试讲等。评委老师会以百分制形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评分,经本科教学办汇总后,作为新学年本科生新开课程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指导组还会通过月度例会等方式,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也会组织互动教学讨论会、慕课建设、教材修订出版研讨会等,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学生反馈,以课堂为本加强实践创新

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以课堂为本。这是新闻传播学部教学工作一直以来的宗旨与原则。从2018年开始,“零零后”正式迈入大学校园。这些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一代”,不可避免地会给大学课堂带来新的变化。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及时聆听学生的诉求、感知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手段。

除学校的评教外,新闻传播学部每学期都会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其中主要是征询学生对各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评教结果会反馈给每位教师,帮助其了解把握自己的教学状况,也会提供给负责教学的领导,为教学工作的调整提供依据。新闻学院则在评教成绩发布后,进行详细的数据与评价分析,通过例会向学部院教师进行反馈。

为丰富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业务水平,新闻传播学部在大力推进青年教师到业界进行挂职锻炼外,还鼓励在京教师利用假期到传媒一线调研,了解业界最新的发展动态,在开拓眼界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其中李智、叶明睿等教师分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进行实践与调研,保持与业界的密切联系。孙振虎、于然参与拍摄制作的《走进和田》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付晓光带队运营的公号“知著网”也获得好评。

 

 

与此同时,任课教师还积极探索适合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如《创作训练—DV作品》课程采用工作坊模式,鼓励学生提交选题,协作攻关,老师全程指导,帮助学生完成DV作品。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完成的DV作品在全国各类影像比赛中屡屡获奖;《新媒体导论》课程采用交互型虚拟课堂的辅助教学实验方法,在原有的课堂环境外,通过新媒体技术搭建交互型平台延伸课堂内容、增加小组讨论和辅导研究的可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新闻传播学部在工作中认识到,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师资力量的建设,而青年教师的成长又是师资建设的核心。重视青年教师,就是重视学校的未来。良好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方法实践,以及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将为更多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提供更多机会,为学校学部的长远发展打下更加深厚的基础。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