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专访张金尧教授:学位授权指引教育发展前进方向

2018-05-24 │ 浏览次数:3040


记者:对于各艺术学科“补短板”,中国传媒大学是怎么做的?

张金尧:说句玩笑话,如果我国的艺术教育不与时俱进,我们可能还在看秧歌剧、小放牛,还在欣赏“汉魏百戏”。“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传诸后世,”每个时代都有当时代的艺术特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莫不如是。我们处在融媒体时代,不仅有传统媒体——期刊、广播、电影、电视,还有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作为新的传媒媒介。我们的艺术再不乘上这些“翅膀”,那么就会行而不远。可以说,这次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批准和增加中,对“补短板”顺应时代之所需。对于各艺术学科“补短板”,我们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教授对此保持了高超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战略眼光。他认为,“如果艺术学科布局还沿袭以前广播、电影、电视、舞台、美术等分类方式,是无法回答已处于融媒体、多媒体的时代命题的。”廖校长还提出了学科建设“四个一批”,即启动“一流专业建设计划”,对现有专业实行“关停并转一批、升级改造一批、重点加强一批、规划设计一批。”廖祥忠此言体现了他作为大学校长清醒的时代责任感,也完全契合了这次学位授权“补短板、强弱项”的初心。值得高兴的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教授的博士生就在撰写相关博士论文,首次以博士论文形式对VR美学特征进行学理研究。可见,在硕士、博士的教育领域,这些新的课题已经引起了学界高度重视。

记者:当下社会信息通达,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自由,对于在艺术人才的培养方案方面,更是百花齐放。有专家认为,应尽快在艺术院校设置艺术专业博士;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高等艺术院校设置美术实践类博士学位,违反了艺术本体的发展规律,甚至影响了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张金尧:较之源自于欧洲中世纪的学位制度,我国学位制度发展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我国已经有13个学科门类的博士、硕士学位,而其中的艺术教育的硕士学位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但是博士学位还没有进行大面积区分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要不要区分呢?就艺术学科而言,有人认为“不通一艺不谈艺”,不能亲手创作,怎么能对这一艺术门类的生产有深刻的体会呢?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毕竟,不重视实践只推崇理论的话,是容易出现空头理论家的。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重视理论,仅重实践,也容易出现一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口传心授的“手艺人”。如果缺少了理论的总结、传播、引领,艺术创作甚至可能会走向理想的反面。举例来说,一些影视作品声、光、电、色不可谓不“唯美”、它们“录、音、美、服、化、道”技术都堪称中国“第一方阵”,演员的表演不可谓不精准到位,但是有些作品为了提升收视率,内容上总会涉及一些“恶劣的个性化描写”,即使是知名导演的一些市场反应口碑不错的作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还是赞成恩格斯所说的那句话:“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为学位培养重点是注重哲学思辨、理论规律的总结,即这些规律总结、哲学思辨的博士们,要清醒认识甚至娴熟运用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律,他们势必需要博览群书,并专精于自身专业。

那么,对于那些兢兢业业,却没有太多理论著作或尚未形成系统理论的艺术创作者来说,应不应该授以学位呢?学界莫衷一是。是否设置艺术专业博士,我认为,我们可不可以转换一下思路,那就是不一定非要将艺术创作的评价体系集中于博士学位的授予上。即“技术归技术,将理论归理论”。就技术而言,可以设诸如一级画师、二级画师之等位,而对“广而博、精而专”的“学”来说,“硕士博士学位”则是“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学位,顾名思义就是授予“研究者”的。

所以,我主张,要体现艺术创作者的专业程度,有很多其他平台和方式。应当向古人学习,不一定要在“学位”两个字上下功夫,而是在“定品”上争高下。倘若建立两套体系,二者并无荣誉差别,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途径。不可讳言的是,现在的“专业硕士”在理论方面,在站在今天、反思昨天、展望明天的学术思考方面,较之于“学术硕士”有相对弱化的表现。从实践来看,现在一些艺术院校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他们的毕业论文几乎看不出太多的区别。更为令人担心的是,高校导师的收入一定程度上是与所带研究生的多寡决定的,这样一来,导师不仅愿意是学术型导师又愿意是专业型导师,在专业方面甚至难及弟子,在理论方面又无暇顾及而陷空耗。这样的现实,应当给予专业博士学位以警示。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