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科学研究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期刊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2024-07-28
    新闻传播学刊
    一、期刊简介《新闻传播学刊》(刊号:CN10-1986/G2)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季刊(每年4期),创刊于2024年3月。本刊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致力于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前沿实践。刊物主要栏目包括国际传播、智能传播、新视听、传媒教育、品鉴等。编辑部立足国家战略、顺应媒介趋势、聚焦学科热点,打造“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等专栏,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升高校科研及咨政服务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学术平台支撑。《新闻传播学刊》主要服务的读者对象为国内新闻传播领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及其他研究者,以及国内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领域的从业者和专业爱好者,并为政府和媒介管理机构提供参考和咨询。未来,本刊将努力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力争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方面贡献力量。二、编委员编委会主任:廖祥忠、张树庭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丁俊杰、王晓红、韦路、杨保军、李本乾、张明新、张涛甫、陈刚、林如鹏、
  • 2022-04-07
    现代传播(CSSCI)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一、期刊简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9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创刊40多年来,《现代传播》培育滋养了一批批学界名家和传媒精英,有力推动了中国大众传播事业发展和传播学术进步,是反映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前沿、传媒艺术潮流趋势的重要载体,在多家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名列前茅,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现代传播》常设栏目有:本刊专稿、传媒观察、新闻学与传播学、国际传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传媒艺术、新媒体研究、专题研究等。2022年《现代传播》全新改版,全面提升。改版后的《现代传播》将坚守“学术性、思想性、时代性”的一贯标准,持续为传媒与影视行业、高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奉献权威观点、前沿思想和新鲜个案,努力争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学术一流名刊。二、编委员名单编委会主任:廖祥忠 编委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丁俊杰、王晓红、张 晶、张鸿声、周月亮、胡智锋、高晓虹、黄升民、隋
  • 2022-04-07
    Global Media and China(ESCI)
    Global Media and China(《全球媒体与中国》)一、期刊简介Global Media and China(《全球媒体与中国》)由中国传媒大学与传播领域的国际权威出版社——SAGE出版集团合作,是一本全英文的国际学术开源期刊。它以中国传媒与世界研究为主题,以促进相关学术探讨与研究发展为主旨,立足本土,跨越东西,放眼全球,在全球学术界建立中国传媒的国际化研究标杆。《全球媒体与中国》英文期刊涵盖新闻传播、传媒艺术与技术、公共关系、文化与创意产业等大传播领域各学科的和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课题,以中国为立足点,汇聚国际视野,探讨世界与中国或华人传媒的、和传媒与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互动及对比关系等,同时囊括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中相关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定量与定性研究。《全球媒体与中国》作为一个出版平台,为传播学及跨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学者、中青年骨干和青年研究人员提供了优秀的出版机会;作为一个学术平台和学者网络,促进东西方的深度学术交流,为不同国家地区的学者构建了知识分享、同行评议、和研究合作的重要桥梁;并作为一个媒介,囊括多元化的声音,增进不同文化间理解。二、编委员名单
  • 2022-04-07
    现代出版(CSSCI)
    《现代出版》一、刊物简介《现代出版》,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刊物以宣传党和国家出版政策,弘扬现代出版文化,反映改革发展动态,交流理论研究成果,服务现代出版事业为宗旨,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刊物逢单月20日出版,邮发代码:80-431,定价20元,单期112个版面,设有“本刊特稿”“理论前沿”“媒体融合与传播”“出版名家”“出版经营与管理”“出版史研究”“出版教育研究”“实践视域”“出版人圆桌论坛”等栏目,并不定期推出专题研究。二、编委会名单编委会主任:宗俊峰、曾白凌编委会副主任:于殿利、吕建生委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于殿利 王凤廷 王 军 王明舟 王 星 王 焰 王鹏飞 方 卿 冯卫东 华春荣 江建中 匡贵秋 吕建生 孙 玉 苏克治 李 频 陈 丹 陈 颖 闵 军 吴真文 肖亚辉 严 峰 余兴发 张志刚 张志强 张 辉 张显吉 张毓强 张耀铭 杨 玲 范 军 金鑫荣 宗俊峰 郑文礼 周安平 郝 运 郭爱明 唐永亮 袁亚春 黄轩庄 盛惠良 阎高程 曾白凌 鲍观明
  • 2022-04-07
    艺术传播研究(CSSCI扩)
    艺术传播研究一、期刊简介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承办的《艺术传播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10-1651/J,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8183),是全国首创的专注于艺术传播研究领域的专门期刊,在高校主办的艺术类理论刊物中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该刊是继《现代传播》之后,第二种由中国传媒大学独立主办的具有正式刊号的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其前身《音乐传播》自2008年起即以内部资料形式印制,于2012年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正式刊物并正式发行,201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变更为《艺术传播研究》,于2020年开始以现名出版发行。该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艺术学及相关各门类艺术研究领域与传播领域融合发展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促进艺术与传播的互动与发展。刊物既要沉淀艺术传播的历史人文思索,又将放眼艺术传播的科技未来图景,着力搭建国家与时代所需的艺术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学科建设平台。现有栏目包括“艺苑问道”、“史海寻踪”、“媒介世界”、“传播与传承”、“艺术的国际传播”、“产业经纬”、“‘抗疫’中的艺术传播”、“国家艺术科学中的艺术传播研究”等。该
  • 2022-04-07
    信息传播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期刊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术期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学术支持的、面向媒体融合相关学术领域,实现新工科与新文科学科交叉 的高层次学术期刊。《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媒体融合与传播相关的通信、信息、媒体融合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与培养我国从事媒体融合与传播研究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推进我国媒体融合与传播研究工作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涵盖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现代新技术和新理论,重点在于运用计算机、信息科学、物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工具分析智能媒体时代传播的规律、原理和机制,探索传播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对知识生产有新的贡献。《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办刊目标是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二、青年编委会名单陈思明 陈秀波 褚建勋 孔政敏 赖凯声 梁海 刘昊 石岩 汤景泰王晓光 徐涵 杨少石 于智源 张伦 张明新 张晓雷 郑成诗 朱方朱孟潇三、编辑部成员主编:张平副主编:李绍彬(常务)张远编辑部主任:宋金宝龙学锋 编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