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报道的创新

作者: 1479 发布时间:2014-09-17

    410日上午,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部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2014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会议沿“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报道的创新”主题展开,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女士进行开场致辞,会上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浪网、凤凰卫视等资深媒体的代表进行发言。

    陈文申(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

    时政报道会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时机好,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是我们国内最具规模的时政报道,每年两会新闻中总会出现一些时政报道的新手法,因此时政报道的讨论定在两会之后是一个很恰当的选择。

  二是平台好,我们搭建的平台会聚了来自通讯社、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类资深媒体。参与研讨的有专家学者、业界的专业人士,还有研究生。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交流平台,是一个多方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

  三是内容好,对于媒体来说,时政新闻往往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梦”概念,是个非常亲切、积极的理念,这其中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报道,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传递综合问题、传播正能量的领域。此外,现在看新闻多是在网络上、手机上,媒体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时政报道来说,既面临挑战,也获得机遇。如何将挑战化为机遇,需要在座的各位专家共同探索,然后将这个成果应用到传媒业界。

    王冬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

    十八大以来,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整顿党风、政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在新闻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了“走转改”活动,在改进新闻文风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大胆探索。作为时政报道,聚焦的是核心领域,这些进展和突破都深刻地影响了媒体时政报道的关注点和报道的内容,而移动互联网的聚合效应和交互功能,则深度地改变的我们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新闻呈现和表达,使媒体的报道更加接地气,自觉地实现“三贴近”,自觉改进新闻文风,也使得时政报道更有了人性的表达,有了更多的人情味,提升了媒体的可读性,也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

  我们认为今年的两会报道在时政报道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报道的传播效果也是一次空前的成功。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个就是通过全媒体、全天候、全方位、多维度的融合传播这样的一种手段,实现了两个舆论场的融汇互通。第二个特点是让数据说话,让数据发言,用专业化的分析深度解读大数据,挖掘全新的报道视角,体现真实民意。比如中央电视台在两会期间的9集两会大数据,就植入了虚拟技术,把观众关心关注的新闻,用可视化的图象来表达,使复杂的数据直观易懂,充满时代感。而且也得到了广大的受众和各级人士以及中央领导的好评,实现了两会数据的有效传播。

    何绍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

    我想讲讲今年两会新闻中心的新做法。今年我们梳理了一下,有20多项是首次在今年两会的报道和管理服务工作当中首次采用的,我简单讲其中的一部分。

  第一件事是我们今年首次开通了人大会议新闻中新的微信工作号,更多服务媒体。第二件事,首次在总理记者会的现场、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开通Wifi。第三件事,我们首次通过网上新闻中心的记者服务平台,向新闻记者提供了超过1000件的建议。第四件事,今年首次实现了记者会天天有,社会关注的、媒体关注的重点问题,尽量在会上能有回应。而且今年的记者会除了环保部是副部长出席以外,其他的各场都是部门一把手出席,影响非常大。第五件事,首次尝试了记者会直播,这得益于中央电视台的重视。第六件事,我们首次不要求部委审记者会的通稿。过去要求新华社发通稿,各部委去审,时间比较长,今年改变了这个规则,大大有利于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第七件事,首次将外长的记者会安排在了新闻中心驻地,外交的问题不再具有特殊性。第八件事是首次不要求地方电视台和电台来直播转播大会。第九件事,首次不再安排记者在大会堂在现场拦部长,保证安全有序。第十件事,首次限制了外媒采访的人数。第十一件事,首次召开了三大网络媒体骨干———新浪、搜狐和腾讯参加的网络媒体座谈会。第十二件事,首次指导了主流媒体结合大会的议程和日程,来解读大会的程序和人大制度。

  我们确实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一两个值得在这里特别需要跟大家提出来,跟大家共同商量讨论。第一个是如何看待网上对“雷人雷语”的气愤。第二个问题,从今年媒体报道特别是网上看,大家对代表的批评比任何一年都多,这种态势怎么看,怎么办。站在人大新闻局和两会中心的角度,我们的想法是努力在社会关切和会议正常的运行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