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

应运而生的首届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后备班

作者:武楠、练才华、唐棵 1431 发布时间:2014-09-23

编者按:201012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中国传媒大学实地考察了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并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行了主题调研,而被调研的班级正是我校首届国际传播人才后备班。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以适应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社会,2009,中宣部、教育部选取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五所高校共同承担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培养任务,我校首个“国新班”应运而生。

 

“当时赶上两会,第一个题目就是翻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英文全称和简称”,已经在新华社工作快三年的梁淋淋谈起当年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后备班的选拔考试,仍记忆犹新。“考试是面向全校所有一年级硕士生的,要求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较强。我既没有国际新闻专业的背景,也非英语科班出身,其实对结果并不抱有信心。”但最终,梁淋淋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和其他38位同学一起加入了2009级国新班这个大家庭。


“学习强度堪比高考备战”

“刚拿到课表,我真想尖叫,周一到周五不仅白天满课,甚至晚上也要上到九点钟。”谈到国新班的课程,梁淋淋感慨颇深,“学习时间是以前的两倍,感觉自己一夜回到高中”。同班的葛云飞把这种强度比作是高考前的备战状态,“一共开设了包括基础理论类、国际关系类、传媒业务类、专业英语类、实习实践类、专业讲座类等六大课程。作为“必选套餐”内容,我们每晚都开展英语训练,每周都组织主题班会,每月还出版班刊,班级还会定期组织时事辩论、新闻点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连周末都被各种活动填得满满当当。大家不敢有丝毫怠慢,时刻绷紧了弦,生怕掉队。”

为了快速提升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学校还专门聘请了两位外教分别负责国新班的英语口语和英文写作,负责英文写作的曾是前英国《卫报》的记者,深谙新闻业务。“再加上,我们每个月都要制作英语节目《News Batong Line(新闻八通线)》,这样就可以活学活用,对我这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有裨益”梁淋淋说。

最让同学们感兴趣的要数“当代媒介前沿问题系列讲座”,会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分享经验。班长刁海洋直言名家专业讲座让自己“见过天”,开阔了眼界。葛云飞则对凤凰时事评论员杨锦麟的故事印象深刻,“我从未想过那么火的节目竟然仅仅依靠三四个人来制作,杨锦麟已经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了,但仍然坚持每天三四点早起读报,这些细节深深地震撼了我。"

“和谐的班级仿佛重回本科时代”

梁淋淋说:“虽然硕士时间只有两年,但是不同于其他的硕士班,我们班大家在一起的时间特别长,就像重新过了一遍本科时光,同学之间的感情特别深厚”。

关于国新班每周必开的主题班会,起初大家很困惑,都已经是研究生了,怎么还像大一大二学生一样开班会呢。但是这个班会却又不一样,主要就时事发表评论,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展示。

这种时事评论式的班会很对葛云飞的胃口:“不仅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新闻的理解能力,还增进了同学的相互了解。”刁海洋也说:“我们每天就像大宝一样——天天见,朝夕相处中,班级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了。”

除了班会之外,国新班还创办了班刊,文章的采写和编辑都由班内学生独立完成。班刊的主编由副班长赵乐平担任,她希望努力做到既让每一位同学的‘文字’出镜,也让每一个同学的‘面孔’出镜”,因为“班刊传播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感情”。

在梁淋淋看来,班刊更像是一个记录者的角色,“办刊能将我们班级活动的点滴都记录在档,这也是创办班刊的目的之一——让学生树立‘积累意识’,学会留存历史资料。”

“我们每次参加活动都要统一穿印有班级logo的服装,正式活动则穿正装,我们就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大家都很拼,毕竟是第一届,也都想着给以后的国新班开个好头,不输给其他高校”。正是这样一种高度的集体荣誉感,积极上进的优良学风,使得09国新班党支部在2011年被评为“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也是当年30个受表彰的基层党组织中唯一一个硕士研究生党支部。

“令人羡慕的国内外实践项目”

国新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班级内部拓展活动,资源强大的实践项目同样令人羡慕,尤其是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等六家中央级主流媒体的海内外实习项目。

让梁淋淋印象深刻的,则是2010年7月,她和班里其他九位同学一起参加的中国记协举办的“三项学习教育”新闻夏令营,“我们重走延安革命道路,参观革命纪念馆,前往农村基层,贴近农民生活。”在和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天,主办方为了让学生们体验生活,没有安排荤菜,梁淋淋至今记得,在实践结束后的那天中午,“一行的十多个人看到餐桌上的鱼肉,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刁海洋在校期间参加了中新社在美国分社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对于那段实践经历,刁海洋至今记忆犹新,“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新闻行业的认识。”也正是这次实践让他与中新社结缘,老师们的耐心指导、记者们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让他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新社。

“发出中国最强音”,这曾是首届国新班的口号,也是班里每个人的新闻理想。毕业后,他们中大部分同学进入了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社、中国新闻社等国内主流媒体。他们像一条条河流,发源于传媒大学这座山脉,汇聚着力量流向四方,努力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

(图:校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