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台

黄志洵:《波科学与超光速物理》

作者: 1494 发布时间:2014-09-25

    黄志洵教授编著的《波科学与超光速物理》是关于波科学和超光速物理方面的科学论文合集,共有25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波科学基础理论”有6篇文章,论述金属电磁学、消失场能量关系、波粒二象性、虚光子、负能量,以及物理学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它们是对与波科学现状及未来有关概念的阐述分析。

    第二部分“超光速物理导论”9篇文章,不仅评述了数十年来超光速研究的进展和问题,还充分展示了有关前沿科学的情况,给出较深刻的分析;其内容涉及欧洲OPERA中微子超光速实验、Casimir效应中的超光速现象、量子超光速性、天线近区场的类消失态超光速现象、超光速研究与宇航、Bessel波束超光速现象、Tesla标量波、万有引力的超光速传播。另外在题为“超光速物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论文中,讨论范围涵盖了1963-2013年,重点论述了负波速、超光速光子隧穿、超光速量子纠缠,并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多年来的工作。

    第三部分10篇文章,是“三负”(负波速、负折射率、负cH位移)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三者的内在联系非常重要。通过这个部分的论文,我们建立起电磁波负性运动及电磁波反常传播的概念,并揭示出物理参数为正或为负是自然界对称性机制之一;这部分的实验论文是创新性研究工作,包含了“三负”的每个方面。

    本书的风格和特点在于:首先是对消失态的论述贯穿于各个领域;其次是重视对物理学中负参数的研究;再次是把对超光速现象的解释放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最后是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紧密结合,提供了作者和博士生设计和完成的多个新实验。


作者简介:

    黄志洵(HUANG ZhiXun)1936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磁理论与电磁兼容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微波工程系副主任,又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4年成为国务院颁证“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主持设计一系列电子仪器和设备,并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约140篇。近年来致力于电磁波波速问题研究,有多部著作出版。现为“现代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召集人。

    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专著《截止波导理论导论》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专著《超光速研究的理论与实验》曾获以已故的王淦昌院士命名的优秀图书奖。


目录:

波科学基础理论

金属电磁学理论的若干问题

消失场的能量关系及WKBJ分析法

影响物理学发展的8个问题

负能量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波粒二象性理论与波速问题探讨

虚光子初探

超光速物理导论

试评欧洲OPERA中微子超光速实验

Casimir效应中的超光速现象

论量子超光速性

自由空间中天线近区场的类消失态超光速现象

“光障”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纪念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10周年

Bessel波束超光速现象

超光速物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试论Tesla标量波

引力传播速度研究及有关科学问题

三负(负波速、负折射、负GH位耪)研究

负波速研究进展

无源媒质中电磁波的异常传播

电磁波负性运动与媒质负电磁参数研究

Use Surface Plasma Wave Measure the Tickness and the Negative Permittiving of Nano-metal-film

Negative GoosHanchen Shifts with Nanometal film on Prism Surface

用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模拟光子晶体同轴系统获得负群速

Negative Group Velocity Pulse Propagation Through a 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

量子隧穿时间与脉冲传播的负时延

GoosHanchen位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从负折射超材料到光学隐身衣

附录

到高峰去呼吸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黄志洵教授从事自然科学研究55周年研讨会”

中国传媒大学黄志洵教授荣获“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特别创新奖

索引

汉字笔画索引

外国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