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我和传媒大学的不解之缘

作者:哈澍 1294 发布时间:2014-09-25

 从小学四年级起,我每周都要到定福庄二小(现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去学习书法。坐在那辆由二手自行车改装成的三轮车里,我和弟弟总是跟蹬车的母亲有说有笑。头一次走在二小门前那条小路上的时候,母亲告诉我们,路南的围墙里是广播学院,一所培养播音员的大学,要是好好学习,将来我们也可以到这里来读书。母亲这句不经意的闲聊对我来说仿佛是一则神奇的预言,开启了我和这座校园的不解之缘……

错过面试,却迎来我的大学
    高三那年,广播学院外语系的老师到我们学校物色学生,我却因为生病而错过了面试。从同学那里得知消息的时候,我心里的遗憾和自责简直难以形容。反复思量之后,我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广播学院外语系,找到了同桌口中那位女神一般的面试负责人,徐琴媛老师。
    从未谋面的徐老师不但没有因为我们唐突和冒失的打扰而显出一丝不快,反而和声细语地为我补做了测试。她还建议我报考国际新闻专业,同时提醒并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准备高考。满心感激的我和母亲这才想到,我们忘记了通行的惯例,连一点象征性的小礼物也没有准备。我们只有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徐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局促,跟母亲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不用客气。如果孩子真能考上的话,那是我们彼此的好运气。”
    徐老师言语中的淡然,以及那种珍视学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对国际新闻专业的第一份具体可感的印象,也为我心中这所圣殿一样的传媒学府平添了一抹亲切的色彩。如果说一开始我对这所学校的向往是因为耳闻了它的种种优势,那么此时报考它的动力则是由于徐老师给了我一种“我配得上它”的信念。
    几个月之后,我以第一志愿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其间,校园里的景物一点一点地印刻在我的脑子里,闭上眼睛就能看见。播音小楼前服务社里的小坐,广播站小平房里的播音实践,清晨操场边杨树下发声练习的此起彼伏,毕业季八号楼前凉亭里吉他声的悠扬伤感……无论多少年以后,这一切都是我们那一批学生心灵相通的凭靠。
    毕业留校,像我的老师们那样工作
    五年的大学生活虽然略显漫长,但临近毕业时那种不知所向的迷惑和焦虑却不比四年制的学生来得少。然而,六月底的一个傍晚,班主任毛荣来老师打来的电话却让那尚未认真思考过的未来向我迎面走来。毛老师说,他在校园招聘会上得知广播电视文学系需要一名团总支书记,便向他们推荐了我。
    就这样,不曾托关系找路子,甚至不曾撰写过求职简历的我,被从天而降的幸运撞了个满怀,一步跨进了自己理想中的职业。我曾经跟毛老师聊起过自己做环保或者当老师的愿望,他一定是记在了心里。如今,他寻到了机会,并且成全了我。
    从那以后,我一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一面进行课堂教学。因为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我总是在有意无意中效仿我的老师们。
在我的记忆里,外语系办公室里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总是和气、平易和耐心的。我喜欢那样的态度,便照样去做。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对专业的热爱和对职业的热情曾经让我钦佩和感动。我记得王玮老师讲到他领会某个英文单词的经历,赵靳秋老师讲的笑话,张开老师唱的歌,还有外教带我们做的游戏。我曾经十分享受那样的课堂气氛,便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营造轻松活泼,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的氛围。我曾经在毛荣来和吴敏苏两位老师组织的课外单独辅导中收获良多,所以我也在课下和学生单独探讨问题。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我曾有过的感动、享受和收获。
    当我借助在广播学院学到的一切,在工作中收获不期而至的满足和喜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群老师、这所学校给予我的不止是知识,更有做事的习惯和面对他人的态度。而当我站在曾经听课的教室里讲课的时候,当我以老师们曾经对我的态度和方式来面对我的学生的时候,我常常感叹我与广播学院这份莫名的机缘。广播学院的传统与风范也就在这样的机缘当中得以铭记。
遭遇爱情,相伴一家校友
    在广播学院的校园里,我完成了学业,开始了事业。也是在广播学院的校园里,我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那是我留校工作整三年的时候,单位的保洁员田姐约我小聚,我便欣然来到学校。没想到席间还有个不认识的小伙子十分殷勤地摆布座椅。我立刻明白了状况,因为田姐曾在闲聊时跟我提起过一个男孩,但是因为各方面条件都不符合我的期待而被我婉言谢绝了。可是田姐坚持认为我们的性格很合适,就把我骗过去跟他见面。
   那时的我就像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单身女孩一样,被长辈们劝导着,催促着,频频相亲,却每每失望而归。就在我打算不再跟陌生人见面,好好打造从容快乐的单身生活的时候,这一次完全盲目的“相亲”却出人意料地成功了。
   就是这个胖小伙子,跟我不同民族,不同籍贯,学历和年龄都不及我高,样子也并不时尚,却在举止间透出难得的诚恳、自然和憨厚,让我颇有好感。聊着聊着我才知道,他是广播学院电视照明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上学时经常和小伙伴们到田姐开的小饭馆里吃饭,所以认识了田姐。正是他厚道的为人让田姐不惜动用“计策”让我们见上这一面。
   在认识将近两个月的时候,我们拜见了双方的父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父母也都是广播学院的毕业生,分别就读于60年代的播音专业和新闻编采专业。用他们的话说,我和他们的儿子之所以能够彼此欣赏,是因为我们都曾是广播学院的学生。我偷偷地猜想,对母校共同的记忆带给我们的相似情感和共通话题或许也是他们恋爱时的深刻体验吧!
   后来的故事发展得毫无悬念,我们结了婚,还有了心爱的女儿。然而,就是这个貌似顺理成章的必然过程,要靠我们在不曾约定的前提下做出多少偶然的选择才能实现啊。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 在某一次求学或就业的关头改变了决定,那就不会有我们后来的相遇,更不会有我们这一家校友的欢聚。我们都在庆幸,我们曾经选择了广播学院。
   回想起来,在我37年的人生里,有19年是在曾经的广播学院和如今的传媒大学里度过的。今天的我及我的生活,有很大、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这座校园里由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塑造而成的。我常想,一个地方对一个人的意义,有什么能比陪伴了她,塑造了她,发展了她,完整了她,成就了她更为重要呢!而我,作为传媒大学一个小小的存在,则见证了她的奋斗,她的发展和她的荣耀。我深深地希望,在母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这些年里,我也能有幸地妆点一些人关于传媒大学的记忆。
   或许,每一位传媒大学人都有一段难以复制却又多少相通的校园经历,不知道我和我的母校之间这份奇妙的情缘还将以怎样的方式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