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物

书香校园:大阅城“学霸”盘点

作者: 4814 发布时间:2015-05-22

编者按:“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一定是有发展潜力的社会,一个书香充盈的校园一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在2015年4月23日第17个“世界读书日”,我们采访了图书馆2014年入馆前10名中的前3名同学,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阅读世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赵晓庆:阅读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人物小档案:

姓名:赵晓庆

年龄:29

星座:天秤座

最喜欢的书:《颜氏家训》

正在读的书:《乡土中国》

想读的书:《时间简史》、哲学方面的书籍

赵晓庆是我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今年是他读博的最后一年。2014年,他进图书馆共674次,名列全校第一。在图书馆度过的这一年里,他的八门课程全部成绩优秀,并完成了一部30万字的书稿和一篇35万字的博士毕业论文,发表了3篇CSSCI期刊文章以及12篇连载的北大核心期刊文章。校报记者日前对赵晓庆进行了采访,与他探讨阅读的经验与感受。

记者:你是2014年我校进图书馆次数最多的人,请问你为什么喜欢去图书馆?

赵晓庆:一方面,我需要翻阅大量的书来完成研究和论文。我们专业的书特别厚重,在图书馆,用书可以随时用随时取,很方便。我喜欢到图书馆看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书“非借不能读”,如果我自己买书的话,没什么动力去看,而借了图书馆的书之后,我就非常渴望去看完它。

记者:你在图书馆看哪些书呢?如何在众多的书中选出阅读价值比较高的书来阅读?

赵晓庆:我基本上都是在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范围,我本科读的是中文系,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学的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像我们这种传统学科,涉及的面比较广,从古到今的书都要看。比如说,我们研究语言学史的话,从先秦到清代关于语言学的研究或研究史的著作都要看,包括先秦的一些出土文物,清代的一些学术笔记等等,需要看的书非常多。除了老师推荐的书,我读的大部分书都是自己选择的。如果老师推荐的书中引用了另一本书,而且对它评价很高;或者有好几本书提到同一本书的话,这本书也是值得看的。

记者:你对阅读有什么看法?

赵晓庆:有人说,读书就是与作者对话,你可以赞同作者的话,也可以反驳他。我赞同这一看法。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渐渐融入那个环境,进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此阅读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另外,许多人都觉得有时候书籍读过就没什么印象了,所以跟没读一样,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真的花了时间去读书,至少知道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对以后做研究或者写论文都很有益处。

记者:能否推荐几本你正在读的优秀书籍?

赵晓庆:我推荐《语言与文化》和《颜氏家训》。《语言与文化》由现代语言学大家罗常培先生撰写,它虽然是一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但却又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书中论及从语源看文化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文化,从借字看文化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徙踪迹,从姓氏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等等,都非常精彩。而《颜氏家训》由北齐颜之推所著,是我国“家训”之祖,这宋代晁公武称它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及原则,还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了生动记述,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