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词苑勤勉耕耘 杏坛用心育人

作者:王维家 164 发布时间:2015-08-18
 

523日凌晨,恩师刘扬忠先生告别了他挚爱的古典文学研究与诗词创作事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之所以走前那么安详,是不希望看到他的学生们工作那么忙,还要大老远跑来看他、守护他,那么辛苦,那么劳累!”先生女儿净植的话,让我又不禁泪眼朦胧,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

一封只有两行字的回信

最早与先生的交往是在1997年,当时我正在湖北大学读本科三年级。在一次考研动员会上,时任人文学院院长、现为武汉大学教授的王兆鹏老师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有一位研究员叫刘扬忠,是他的师长兼词友,今年首次招生研究生,希望他能够推荐一些有学术发展潜力的学生报考。记得当时群情振奋,很多同学表示愿意投考,我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不过随后的很长时间,确切地说,一直到填报志愿,我都处于极度矛盾与纠结之中。一方面,我当时的报考志向是武汉大学,一直在进行针对性复习,报考相对有把握;另一方面,此前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知之甚少,既无任何参考书目,又没有往届的试题作参考,复习起来不知从何处着手;况且刘先生又是我老师的老师,高山仰止之余只能是望而却步。

在得知所有的同学都打了退堂鼓以后,我反而有了试一试的勇气,王老师也鼓励我:“事在人为!”按照王老师提供的通讯地址,我给先生寄了一封字斟句酌的长信,并附呈2首自以为写得不错的诗词。很快就收到了先生的回信,当我怀着既兴奋又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信时,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短短两行字,一行是“欢迎你报考我的硕士生,希望你考出好成绩”;另一行是对我诗词的八字评价:“词意浅陋,格律不合!”先生的勉励很轻很淡,批评却辣而有劲,这给了我对先生“望之俨然,其言也厉”的第一印象,这种悲喜交杂的心理更增添了我取与舍的煎熬。

永远记得填报志愿时愁肠百结的那一幕!一边是武汉大学的招生简章,一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招生简章,两份简章我拿了又放,放了又拿,茫然不知所措。我想填报武汉大学,可冥冥之中又有一股力量在起反作用,直到所有的填报者离开,工作人员准备清场时,我还在举棋不定之中。现在说来可笑,最后竟然选择“抓阄”方式来决定取舍,先是反复告诫自己要“一锤定音”,不想在抓到社科院后又犹豫不决,随即决定“三抓两胜”,直到再次抓到社科院,这才下定决心,提笔填报。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后,每当说起这段往事,先生总是莞尔一笑,告诫我不要相信所谓的天意、“天命”,而要相信自己的选择。

选择催生动力,有动力就会努力,努力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在此后十多年中,先生不再仅仅是“其言也厉”的严师,更是“即之也温”的慈父。只是先生对我诗词创作的八字评价,至今犹似一把戒尺,警醒我作诗填词不但要有真性情、真情感、真学识,还要知平仄、造意境、有美感。

一份手书的必读书目单

在学界,先生的博学多识有口皆碑,叶嘉莹先生称赞其才华学识“久为同道所敬佩”,先生自号“四万斋主”,谓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饮万斤酒、吟万首诗”。对于门下弟子,先生亦要求读书务要广博,教育方法也显得别具一格。

记得甫一入门,先生即要求每人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自传,且要用文言文、白话文和英文三种语言体式分别撰写,以此考查我们的知识基础与写作能力。这自然是一份难度极大的 “入门加试”,限于才情学识,我们很难得到高分,但是这门“加试”却给了我们永久的激励与动力。后来先生还在培养过程中提出诗词创作要求,实践着他博士生培养文献、理论、创作三者并重的教学理念。

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给我们开出的一份必读书目单。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即使是唐宋两代典籍,一个人穷尽毕生精力也无法通览,更何况是尚未入门径的年轻学子;如何做到以有限的时间尽快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找到进入唐宋文学殿堂奥秘的门径,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急切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先生似乎洞晓了我们的这一心思,在第一次课程中,即交予我们一份长达2页纸的手写书单,作为学习研究的“必读书目”。

这份书单列有与我们所学专业方向相关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30种,全部是经典著作。以篇目最多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文学作品集必读书目为例,既有文学所余冠英领衔的老一辈专家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郭绍虞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这样的文学通史,又有乔象钟、孙望等主编的唐代、宋代断代文学史;既有朱彝尊、龙榆生、夏承焘、钱锺书等著名学者编纂的唐宋诗词经典选本,又有李白、杜甫、韩愈、李商隐、苏轼、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这些唐宋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集。为促使我们在学习研究时能跳出唐宋看唐宋、跳出文学看文学、跳出诗词看诗词,先生还要求我们广泛阅读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哲学、音乐、艺术等书籍,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陈邦瞻的 《宋史纪事本末》、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先生时常告诫我们,这份书单只是最基本的入门必读书目,要真正搞好学问,做出成绩,必须一辈子与书为伴,广读精思,博观约取;读书不能为读而读,要善于发现问题,去粗取精,有所创获。为此,他要求我们经常性地写读书报告,并对每一份读书报告进行细致批阅,评点得失,帮助我们提高。

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保存着先生的这张手写书单,视之为至宝。如今书单上的图书同先生的著作早已成为了案头必备书,每每翻阅它们,就好像看到了先生在冲我微笑,为我指点迷津。

一串无以弥补的遗憾

先生是著名汉学家、红学家吴世昌先生的高足。吴先生淹贯中西、博通文史,为人存真、治学求实,不惧权威,不囿成见,勇于创新。受吴世昌先生影响,刘扬忠先生一生言真行直,笔耕不辍,出版了 《宋词研究之路》、《周邦彦传论》、《辛弃疾词心探微》、《唐宋词流派史》、《诗与酒》、《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等各类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学术随笔、序跋与书评等数百篇,还出版了诗词集《四万斋诗词存稿》,可谓著述宏富,著作等身;同时培养指导了十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作为一个学者,取得这些成就可以说是无憾的了,然而,我们知道,先生是有很多未竟心愿的,他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有很多事来不及做。

师母说,先生走后最大的遗憾,一是没能亲眼看到他的文集出版;二是他收集了很多资料,有很多学术设想还没有实现。师母与先生相濡以沫40余年,患难与共,恩爱无比,这些话自然是最能道出先生的心愿。作为门下弟子,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实现先生的心愿,愧疚深深。

而对于我,还有着另外两桩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愧疚与遗憾。一是对先生的学术访谈没有完成;二是辜负先生多年的期望,没能遵照先生的期望在学术之路上走下去。

先生已矣,痛何如哉,千言万语,道不尽对先生的感恩与追念!谨以《金缕曲》这首小词追怀恩师:

晨信突飞告,似奔雷、挟风裹雨,遽传凶耗。昨日慈颜犹在眼,转瞬仙山路杳。肝肠断、枯鱼泣号。只道体征趋平稳,暂别离,岂料成哀悼。悲切切,泪如瀑。

春风如沐品佳蓼,忆当初、程门立雪,殷勤问道。解惑释疑倾囊授,只为顽石开窍。十九载、几多聆教。一代词杰今去矣,捧遗篇、宛见音容貌。言在耳、虎龙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