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风采

颜浩:开拓研究生学术能力训练的新路径

作者:房玉刚、郭琨 1853 发布时间:2016-06-08

现场:由“煽风点火”到“火花四射”

一个自发形成的学术沙龙坚持了三年,而且越办越红火,想必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谈到这些,颜老师倒是一副乐在其中的表情。

她介绍说,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学术沙龙,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怎样由“知识型读书”转化为“研究型读书”,其中存在着“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选择各种经典文本中规中矩地分析和讨论,活动按期举行,“铁杆粉丝”按时参加,实际上相当于一次集体性的阅读指导,一切在专业范围内严谨有序地进行,学生们也能有所收获。第二重境界,选择各种具有新闻性或论辩性的话题,以敏感度与挑战性吸引人踊跃参加,相当于一场众声喧哗的辩论,往往讨论的场面火爆但专业性的收获较少。第三重境界,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选题既有专业范围的经典性,又具社会文化层面的问题意识,还要难易适中,切合研究生学术修养和人生经验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类参与者都“有话要说”,沙龙活动才能兼收思想交流和学术训练之效。

例如,在电视剧火爆荧屏之后重新讨论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曹文轩刚刚获得“安徒生童话奖”之际讨论他的作品和中国的青春文学写作,就是第三重境界的典型。学生早有相关知识的积累,社会关注度又激发了高度的探讨热情,因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的说来,学术沙龙是以研究生学术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为着眼点,按照“以作品为中心、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原则展开。大致模式是沙龙前公布主题书目供参与者提前阅读,并确定两位研究生作为主题发言人;活动过程则分为研究生主题发言、指导老师归纳引导和参与者集体讨论三个主要环节。整个活动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强调互动性、启发性和论辩性。关于沙龙活动成功的“要诀”,颜老师概括为四句话:“选题是根本,主讲是基础,讨论见灵感,点评出高度。”

选题从根本上决定着沙龙活动的成败和参与者收获的多少,是一件最需要用心思、甚至相当考验指导老师学术功力和教学经验的事情。中文系研究生学术沙龙的选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依托研究生的文学积累,研读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二是围绕学术与文化热点设定主题书目,引领学生进入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三是研读学术经典著作,充实和提升研究生的理论修养。在颜老师单独主持的两年中,沙龙先后讨论了汪曾祺、萧红、王安忆、金庸作品与武侠小说、刘慈欣小说《三体》与科幻文学、文学中的香港想象、北京文化与京味文学等文学类专题。李玥阳和孙凌钰两位老师加盟以后,讨论内容扩大到了电影、外国文学和学术经典著作等范畴,讨论了《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和《文化与无政府主义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等高难度的理论著作,《人都是要死的》等外国文学名著和《老炮儿》等话题性电影新作。选题根据难易程度交叉进行,都紧紧地围绕研究生各类专业能力的提高来展开。

颜老师向我们生动地描述了沙龙活动的大致情形。她介绍说,研究生的主题发言往往占据了沙龙活动三分之一的时间,起到介绍内容、启发思考、形成气氛等方面的作用。然后指导老师来做一个承前启后的归纳与提升,甚至“煽风点火”,将学生引向高起点的提问和讨论环节。在关键性的讨论环节中,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现场感受自由发言、相互提问与质疑辩难,充分表达灵光一闪或深思熟虑的观点,而且常常会出现针锋相对、火花四溅的论辩。指导老师则需要在“灵光四射”的思想交锋中,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引导与发挥,掌握住节奏与方向,将沙龙的讨论引向思想和学术的制高点。参与沙龙的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引导学习的方式能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确实为他们积累专业知识、增强学术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颜浩老师告诉我们:“许多研究生以深入讨论过的沙龙主题作为思考的支撑点,在学术视野上更为开阔,问题意识更为强烈,学术对话感更为明晰,研究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共同主持沙龙的孙凌钰老师则从三方面来概括这种提高:“首先,有沙龙活动的目标和动力,学生们大多能不折不扣地研读文本、查阅资料、提炼问题和准备文字材料,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他们进入文本的能力越来越强,也逐渐找到了将本科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积累转变为学术研究能力的途径。其次,沙龙活动必须公开发言,发言后往往还要应对尖锐的反对意见,这个过程非常锻炼思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只从今年这几期沙龙的情况就可以看到,学生们的状态越来越好,阅读能抓住关键点,提问和有效阐释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再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还构成了跨学科的对话模式,这对学生学术视野的拓展也大有好处。”

研究能力的提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少研究生受沙龙讨论的启发撰写出相关学术论文,有的同学甚至直接将沙龙讨论过的问题作为他们学位论文的选题,例如以汪曾祺、萧红等为研究对象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来自于撰写者参加沙龙讨论时获得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