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

“77摄”口述实录:第20章 三重门·电视有多高(5)

作者: 1617 发布时间:2017-06-14

送站的时刻充满着离别的伤悲,有的孩子打开车窗四处张望,有的孩子早早落座,怅然若失地发呆……老师们就像送别自己的子女一般,千叮咛万嘱咐,有说不完的话。当列车员大声招呼送站的人下车的时候,当孩子们意识到老师可能不会与他们同行的时候,猛然间,车里车外,车上车下,孩子们都飞快地奔向离自己最近的老师,搂住、抱住、攥住、揪住,哭泣声一片,撕心裂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一次亲人,他们不想再失去第二次。

这条新闻全长1分47秒,首先用欢送会做新闻开场,然后用照片介绍育红学校的整个情况,回顾以往的历史,做好铺垫。最后用送站告别场面把离愁别绪推向高潮。片子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列车鸣着笛,北上,远去。画外音这样说道:“他们是孤儿。他们又不是孤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将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用鲁伟的话来讲,这个结尾,很有“时代的味道。”

在1984年度《全国好新闻奖》获奖名单上,一等奖总共有十名,岑传理《零的突破》和鲁伟《石家庄育红学校最后一批唐山孤儿离石返唐》同时榜上有名,为毕业刚刚三年的广院77摄影班同学们争了把脸。

鲁伟:仅就获奖层次而言,我这条“小新闻”当年是和岑传理的“大新闻”比肩同高,同年同获同一奖项。比他更不容易的是,“全国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在央视出发前就已经为“奥运会”“预留”出一等奖的位置了,可以说是虚位以待,奖状早已是老岑的囊中之物。当然了,如果老岑不留神这个奖也可能被他的同事抢了去。而我的这条来自地方台的新闻小片儿,那可是一路血拼上去的,真是同行不同命啊。

电视新闻领域,是77摄影班同学孜孜探求,大有作为的事业园地。从四川电视台调到河南电视台的刘建新,不仅很快升职为新闻中心电视新闻处副主任,还通过自己在新闻领域的多年打拼和不断“走新闻”的实际行动,多部新闻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

1995年的麦收时节,中原大地麦浪滚滚,大规模机械化收割成为当年的新亮点。每年小麦快成熟前的半个月,农民们就会开着拖拉机往南走,到了那儿以后,小麦就成熟了,他们就开始从南往北收。一路上出现了如此多的收割机,作为记者的刘建新激动起来,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变革的信号。于是他和同事们开着车,从河南开到南阳又开到洛河,一路跟随着“收割机们”进行采访。

刘建新:当时觉得这会是一条非常好的新闻,跟我们国家整个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有关,它很好地反映了我国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发生的深刻变化。《农机千里走中原》播出以后,国家每年都出面,组织农机会展。

1995年6月4日,《农机千里走中原》在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后,引起中宣部的重视,并在《新闻舆论动向》199期刊出《中央电视台播发的(农机千里走中原)是一篇好新闻》一文,给予高度评价。称:“看后令人耳目一新,思想大开,它使人看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质的飞跃。这条新闻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农业战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发生的深刻变化。”1995年6月,《农机千里走中原》荣获1995年度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77摄影班“鬼才”刘惠东的一等奖,似乎与他的同班同学都不尽相同。个人风格一如既往的他,对“非主流”新闻一直是不懈地追求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以时政新闻为主流,但生性洒脱不羁的刘惠东没有像大部分记者那样追着领导跑,而是颇为偏爱非主流的社会新闻,并坚持认为真正的新闻是影响社会金字塔底层的大部分。80年代“大盗”张勇武盗窃金库案轰动全国,案发第一天刘惠东就开始对此做出全面报道,并说服时任台长魏文彬和公安厅厅长张树海同意播出。这组连续报道后来获得了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